徐虹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7 16:46:38
徐虹雨(左)徐莞清(右)
作者简介:
徐虹雨,常德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毛泽东文学院学员。她已出版书籍6本,3本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2本获得全市原创文艺奖。报告文学书籍《军歌嘹亮》入选2019年度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创作项目、湖南省作协深入生活创作项目。
《名城之恋》2012年由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获得常德市原创文艺奖。
音频朗读者简介:
徐莞清,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文化部朗诵考级、少儿播音主持考级高级教师、湖南文理学院语言艺术中心艺术指导,曾获央广第五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总决赛配音组优秀奖,喜马拉雅A+优质主播,喜播教育官方点评官,有声书代表作《东京八平米》《痛快的日子》等。
丝瓜井:人狐无界的绝世传奇
丝瓜井是常德城内一口独具传奇色彩的井,中国著名的经典爱情传说——《刘海砍樵》就与丝瓜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丝瓜井位于市城区畔池街内,井所在的小巷因井得名曰“丝瓜井巷”。丝瓜井历史悠久,专家根据井内文物、井壁构建推测,该井建于明代以前,也有专家从井附近出土的汉朝、三国时期的陶质绳纹排水管等文物推测,井的历史应该更加久远。
相传刘海和母亲生活在丝瓜井畔。花鼓戏《刘海砍樵》这样唱着:家住常德武陵境,丝瓜井畔刘家门。
刘海勤劳善良,孝顺老母。在刘海砍柴的花山一带住着一只修炼多年的狐狸精,已修成半仙,即将修成正果时却突起凡心,取名胡秀英,执意嫁给刘海。庙里修炼的金蟾得知后,为得到胡秀英的宝珠,趁机作乱,并逼其现出狐狸原形。 刘海拿起砍柴的斧子与金蟾搏斗,夺回宝珠,胡秀英重现人身。
从此,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另一传说则认为丝瓜井内的丝瓜就是当年刘海戏金蟾时所用金钱的化身。刘海用三个金钱吊金蟾,金钱掉进井里后变成了三根金丝瓜,在井里显影。
传说归传说,但刘海其人其名却有来历,与北宋时道教北方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刘海蟾有关。刘海蟾,五代时后梁燕地广陵(今河南息县)人,也有说他是燕山府(今北京)人。常德相传是黄帝“洞庭铸鼎”之处、桃花源仙隐之乡,是修道之人向往的福地洞天。
于是,刘海蟾慕名渡过黄河来到常德,在沅水之滨的丹砂井炼起“长生不老”的仙丹,从此,常德民间就有了有关仙翁刘海蟾的传说。
《刘海砍樵》的故事版本在北宋时就已成型,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融汇后的产物,流传下来的“刘海戏金蟾”的经典段子,名字借用的就是刘海蟾的大名。
经过艺术的加工,炼丹的刘海蟾变成了传说中砍樵的刘海,还给他安排了一场与美丽狐仙的旷世之恋。刘海蟾曾经炼丹的丹砂井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丝瓜井呢?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可以证实的是仙风道骨的刘海蟾最终没有成仙,他跟所有凡人一样,一抔黄土埋俗骨。但跟凡人所不同的是,在民间文学领域中,刘海蟾被插上了传奇的翅膀,成为肩负着孝与情、智与义的刘海,走上舞台,在《刘海砍樵》的唱段里自由恋爱,在“刘海戏金蟾”的剧目中斗智斗勇,在民风习俗里鲜活生动。“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被寄寓财源广进之意,刘海戏金蟾的剪纸、绘画被赋予平安祈福之意。
有的地方还根据刘海戏金蟾、用线穿钱孔附会为“穿针引线”,并将刘海封为“针锥制造业的始祖”,成了被人供奉的行业神。与《刘海砍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丝瓜井,也随着一句“家住常德武陵境,丝瓜井畔刘家门”在民间的经久传唱而广为人知。
在丝瓜井旁,人们为了纪念传说中的刘海,曾修建蟾泉寺,供奉刘海神像。1943年,日寇入侵常德时,蟾泉寺还在,躲难的人们聚集寺中祈求神灵的佑护。日军侵略的炮火让偌大的常德城仅剩两座有屋顶的房子,一个是美国教会修建的福音堂,一个是美国人罗感恩担任第一任院长的广德医院。刘海没有显灵,蟾泉寺成了一堆废墟,丝瓜井也在乱世中被毁。
新中国成立后,常德人民在苦难深重的土地上播种希望,丝瓜井也焕发生机,重新发挥它供应水源、滋养生命的功能。与古井默默相对应的则是刘海传奇的日益走红。民间艺人将传说“刘海戏蟾成仙”改编成常德花鼓戏传统剧目《刘海戏金蟾》,并风靡湘西北地区及邻近的鄂西南各县,最终走进省城长沙成为“湖南花鼓戏”第一剧。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李谷一、姜昆联袂表演的花鼓戏《刘海砍樵》一经亮相,便引起巨大轰动,在大江南北传唱开来。
丝瓜井虽随《刘海砍樵》名声大噪,却抵挡不住社会生活变迁带来的冲击。随着自来水的引入,井水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周边的居民偶尔在大热天冰镇西瓜的时候会想起丝瓜井水的丝丝凉意。再后来,现代化的冰箱走进寻常百姓家,古井“天然冰箱”的地位也被取代。丝瓜井边取水、洗衣的人群退去了,连同井边曾有过的热闹、争吵都不再冒泡。
蓦然惊醒时,丝瓜井突然在遍地高楼里找不到了准确的位置。丝瓜井巷特有的地标,却突然在地表不见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再寻找丝瓜井时,见到的则是一堆废墟。巷子里的老人也已经被日日更新的街道、楼盘搅花了眼,只是指指一大片废墟,说古井应该就在下面。
丝瓜井曾经掩藏于拆迁废墟中,几位热心的老人将古井从废墟中掘出。如今老人均已作古,古井则泛起清波。
凭着好奇,家住古井附近的陈候生老人决定寻找掩埋在废墟中的古井。他拿着锄头,开始在废墟中挖。有人笑他是不是在挖金子。有一天,他一锄头下去,锄头“啃”到了硬东西,掀开砖瓦,露出一道青灰色的弧边,是道井口子!社区里的丁国银老人也来帮忙。将周围的废渣清理干净后,又借来梯子,一点一点地将沉在里面的淤泥、腐水提出来。几个月后,古井开始冒水。
废墟被居民们开辟成菜园,古井边又漾起了汲水声、说笑声,人们提水浆洗衣裳、浇灌菜园。
2006年,常德正式启动文化名城建设工程,丝瓜井的修缮与保护工作被纳入其中。建古井围栏、搭丝瓜架、植古树、建长廊、刻石雕、恢复遇仙亭……一系列工程全面启动。2009年5月,古井修缮工程竣工,昔日的废墟成为街头小游园。
古井修复后,陈候生的儿子陈远鸿默默担负起保护古井的重任。
从复古的门廊进入,丝瓜藤一圈圈缠绵着绕着门梁,向门廊更深处延伸。门廊后便是曲折延伸的竹廊,竹廊挂着一副对联:井名丝瓜千般人事传佳话,樵有刘海一段狐缘证善心。
中国古典的爱情故事里,很多都充满悲情,无论是天仙配还是白蛇娘子传奇,无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双飞还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鸳鸯相向鸣,无论是孟姜女的千年一哭还是杜十娘的红颜一怒,都让人压抑不住悲伤。而刘海和胡秀英却顺利地跨越了人与狐之间的“银河”,战胜了金蟾的阻挠,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如今,常德人将他们的幸福搬上了银屏,拍摄了动画版《刘海砍樵》,并在柳叶湖畔的渔樵村给刘海建造了古色古香的宅第,宅内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村子里人工开凿一口浅井,内坐金蟾,它已被制服,虔诚地张大口接着游客们投掷的硬币。刘宅内还设有茶庄、酿酒作坊、手磨豆腐店,并种上了丝瓜等作物。
刘府内,手磨豆腐作坊引得游人纷纷体验。
酿酒作坊外摆放着酒罐。大的酒罐一人都抱不拢。
丝瓜蕴翠香千载 ,古井生波活一城。为常德满城添香的又何止丝瓜呢?那缠绵不绝的丝瓜藤,莫不就是刘海和胡秀英的爱情藤蔓,年年爬过世俗的围墙,开出幸福美满的花儿来?
责编:马曼雅
一审:马曼雅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