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省调研行①丨怀化市:用“教育家精神”点亮教育强市之路

  科教新报   2025-09-17 11:15:54

原载于《科教新报》2025年9月17日头版-6版

编者按:2025年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为展现湖南各地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即日起,本报推出“教育强省调研行”系列报道,聚焦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关键领域,以鲜活的案例、真切的故事,记录湖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突破,见证三湘大地从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的坚实步伐。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曾玺凡 通讯员 李源 邱承

在2025年湖南省青教赛中,溆浦县卢峰镇警予学校教师戴水轩荣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第一名。她表示,这份荣誉离不开怀化市这片教育热土的培育。此次竞赛中,该市10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成为怀化市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缩影。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视教师为第一资源,通过政策暖心、帮扶提质、培养赋能,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为教育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份文件厚植“尊师”土壤

2022年9月,在怀化市委书记许忠建推动下,《怀化市尊师重教十条措施》正式出台,从制度层面系统回应教师关切的现实问题,构建教师优待保障体系。

政策覆盖教师工作生活多个方面,切实体现“教师优先”。支持各地各校建立教师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帮助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难题。在家庭就业方面,鼓励预留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教师配偶及子女,帮助教师缓解家庭困难。多地还推出教师购房优惠政策,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政策落地离不开跨部门协同。怀化市多部门联合推动“教师减负白名单”制度,将进校园事项从10项压减至5项。市委编办给市直学校新增100个教师编制,补充紧缺学科师资。

制度上的温暖也守护着教育初心。每逢节庆,各部门、各学校都会开展走访慰问和结对帮扶活动,连续多年开展教师节为教师亮灯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教师心坎上。

数字赋能减轻教师负担。建立教师负担日常监测预警机制,通过赋码管理、热线电话、局长信箱等渠道收集数据,强化动态监督,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2025年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发文减少47.3%,会议削减20%,受到教师普遍好评。

一场帮扶折射“强师”智慧

2025年7月9日,怀化市委书记许忠建与12名长沙教育帮扶代表座谈,认真听取建议,现场交办问题。帮扶教师蒋东海表示:“怀化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带来的理念和方法,就是希望这里的孩子学得更好。”

长怀教育帮扶开展以来,45名长沙优秀教师深入怀化校园,带来名校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通过“托管帮扶”“联合教研”等方式培养本土骨干。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周南中学等名校资源持续注入,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帮扶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教学管理、师资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提升怀化教师专业能力。怀铁一中一名青年教师表示,联合教研和名师示范课显著提升了其课堂设计能力。

帮扶注重机制共建。两市在教师培训、课程共享、教研合作等方面深度对接,怀化多次选派教师赴长沙跟岗学习。目前,怀化已构建“以强带弱、城乡联动”教师发展新生态,新建40个教育集团,惠及92所成员校,通过区域联合教研和结对帮扶,优化资源配置,整体提升师资水平。

本土教育人才培养同步加强。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公费师范生李柏霖从教8年,从毕业生成长为优秀教师,成为乡村教育中坚力量。近年来,怀化累计招收部属公费师范生37名、省属公费师范生4094名,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怀铁一中教师赴长沙市雅礼中学学习

一次竞赛夯实“良师”根基

2025年5月17日至18日,第四届怀化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怀化三中举行。经过前期赛区初赛的激烈角逐,132名优秀选手从1200余名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各组别一等奖第一名的10名教师代表怀化参加省决赛。

本次竞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全程接受纪检监督,实行封闭评审和全程录像,确保竞赛的高质高效。戴水轩、杨菁、陆文杰等一批教学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在此次竞赛中脱颖而出,在省青教赛中大放异彩,成为当地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育学科骨干的有效途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以青教赛为抓手,推动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良好氛围。

在教师培养中,师德师风建设被置于首位。怀化建立健全学习、考核、监督、惩戒全流程机制,实行年度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并设立投诉专线。同时,组织师德巡讲17场,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10万人。

在优秀教师“1358”梯队培养工程中,通过“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搭建成长平台,帮助新进教师1年成新秀,3年成骨干,5年成标兵,8年成名师。溆浦县一名从教20年的教师表示:“现在杂事少了,我们更能看清方向,增强了坚守讲台的初心和底气。”目前,该市已建设60个名师工作室,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教师1万余人次,评选市级骨干教师1446名,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先进教育工作者。

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样备受重视。全市公办学校教职工每两年享受一次免费体检,2025年通过体检发现重大疾病95例,均及时控制。各校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体能测试,为全市教师建立健康档案,体现人文关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怀化市用一项项政策、一份份关爱、一个个夯基固本的行动,诠释着“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激励教师们砥砺奋进。怀化区域教育中心和教育强市建设的宏大蓝图正徐徐铺开,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出彩”的教育答卷。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