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莽山·散文丨初遇可岩可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7 10:46:13

欧阳华丽

每个人的心底或许都藏着一场关于远方的梦,梦里有山川湖海,有诗与田野。当我第一次踏入可岩可田野奢民宿时,竟仿若闯进了那个心心念念的梦境——一切来得猝不及防,又如此恰到好处。

车缓缓驶向宜章县笆篱镇桥头村,民宿距莽山五指峰仅九公里。沿途山色空蒙,风景如徐徐展开的画卷:青山连绵起伏,田野广袤无垠,微风拂过,麦浪翻涌,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扑面而来。转过一个弯,几栋摩洛哥风格的建筑忽然撞入眼帘,它们依偎在山岩与田园之间,既似从岁月深处走来,又像自然生长于这片土地,毫无违和之感。

越靠近,越惊喜地发现,这里四面环山,山峰连绵不断,像是大自然亲手勾勒的绿色屏风 。远处的山峦线条柔和,在云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近处的山体植被繁茂,深浅不一的绿色相互交织,像是打翻了调色盘。民宿就静卧在这山峦环绕之中,被温柔地庇护着,好似一处遗世独立的人间桃源,隔绝了外界的纷扰与喧嚣。

初次听闻“可岩可田”这名字,便觉其巧。岩与田,本是大地截然不同的面容:一处坚硬,一处柔软,却在此地相映成趣。及至亲眼所见,才知这名字贴切得无可替代——民宿依山岩而建、面田园而开,刚柔相济的模样,宛若大地自然舒展的微笑。

穿过接待中心,踏着小巧的卵石子路前行,便到了舞台与田园区。这里是欢乐与生机的汇聚地:我仿佛能看见不久前专业乐队演出的热烈场景,音符在空气中跳跃,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上空;能想象孩子们在萌宠乐园与温顺小动物亲密互动时,那一张张纯真无邪的笑脸;更能预见自己某一天带着热忱参与农耕互动,亲手触摸土地、感受播种与收获的喜悦,真正读懂“田有生机”的含义。这片经精心提质改造的区域,像个充满魔力的盒子,每一次探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再往前,住宿主体建筑便映入眼帘。一期已建成的野趣民宿静静伫立,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自然与生活的故事。推开门,简约而不失格调的装饰、柔软舒适的床铺让人放松,而房间那面巨大的落地窗更是点睛之笔——窗外层层叠叠的梯田、远山的轮廓,还有缓缓踱步啃食青草的黄牛,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其中。

与服务人员闲聊时得知,“可岩可田”的前身原是一座荒废多年的老校舍。如今推窗见山、檐下听风,竟成了游人舍不得走的野奢民宿。自去年开门迎客以来,这里的生意就从未淡过,尤其广东客人愈来愈多,像是认准了这片山水的灵秀。

今年郴州旅游发展大会主会场设在莽山,民宿也趁势提质升级。从六月起,业主先后投入五百多万元,只为让客人住得更舒心:原先拥挤的停车场扩建后,如今能容纳四十辆车;餐厅从四楼搬到一楼,菜式添了不少花样,推窗就是满眼绿意,吃饭也成了赏心乐事。

改变,是为了让人更惬意地停留,但有些东西始终未变——譬如山野间的宁静,譬如不同于城市的慢节奏日子。这里还是记忆中的乡村,只是如今,更能妥帖安放一个旅人的疲惫与向往。

独自坐在露台上,看远山如黛、稻田如浪,心情格外舒畅。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作的压力,只有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本真。我忽然想起铁凝在《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中写的:大雾天的视线阻隔虽易让人烦躁,却能让人暂时卸下“脸上的怡人表情”与所有伪装,在“单对自己的注视”里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在可岩可田,我也找到了这种“对自己注视”的勇气与平静。现代社会节奏飞快,我们忙于工作、疲于奔命,却鲜少停下脚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这里的山岩与田园仿佛在启示:生活本该刚柔相济,张弛有度。

踏上归途时,我忍不住频频回望。摩洛哥风格的建筑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背后是苍翠的山岩与层叠的田园,眷恋之情在心底蔓延。我知道,这一次初遇只是开始,“可岩可田”四个字已然成为我记忆中的一个符号,代表着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在坚硬与柔软之间、野性与文明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与和谐。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不是为了逃离当下,而是为了回归本心;不是为了忘记过往,而是为了铭记感动;不是为了画上句号,而是为了开启新的旅程。

责编:罗徽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