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评|“赛”“音”赋能 激活湘西文旅新蝶变

张军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7 09:05:43

文/张军

9月13日晚,凤凰县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千面苗鼓齐鸣,声势浩大,震撼人心。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超联赛)湘西主场首战在这里火热上演。湘西队与益阳队的揭幕对决,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一场民族文化盛宴:文武茶灯、千年傩愿戏、蜡染、苗绣展示轮番上演。

当湘超联赛的哨声在凤凰古城民族体育运动中心响起,绿茵场外的文旅经济已悄然沸腾。湘西赛区将足球赛事与非遗深度融合,苗鼓舞的铿锵节奏与傩愿戏的神秘图腾同台辉映,国家级非遗“破锋八刀”刀光剑影间尽显湘西儿女的豪情,这正是湘西州近年来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更令人瞩目的是,赛事联动景区推出“一票游”优惠:凭球票可享凤凰古城、芙蓉镇等景区门票五折,带动观赛游客转化为深度游消费者,这种“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的模式,不仅让足球赛事成为城市新名片,更让游客在呐喊助威中触摸湘西的文化脉搏。

同时,将于10月2日至3日举办的“神秘湘西音乐节”,则是湘西文旅融合的又一创新之举。音乐节邀请了白举纲、希林娜依·高、沙宝亮、水木年华等众多备受喜爱的音乐人。但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明星阵容,而是传统非遗与现代音乐的创新融合。届时“巫傩文化+潮汕英歌舞”将以全新形式登上音乐节舞台,国家级非遗“湘西苗歌”省级传承人吴廷翠将带来原汁原味的苗歌演唱,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湘西苗歌的独特魅力。

可以想象,当沙宝亮醇厚嗓音与苗族古歌悠远旋律交织,当潮汕英歌舞刚劲舞步与湘西苗鼓浑厚鼓点共振,这场巧妙融合现代流行音乐与湘西传统非遗的音乐节,必将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

近年来,湘西的文旅创新始终深植于非遗沃土。在矮寨大桥马拉松赛道旁,传承人现场演绎非遗技艺,选手奔跑的轨迹与非遗工坊的经纬线交织成流动的风景;在八面山“两赛一节”现场,土家织锦与山地自行车道相映成趣,让竞技激情与文化传承浑然一体。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赋能带来的蝶变:里耶秦简通过数字技术“复活”千年文字,凤凰古城《边城》光影剧用激光投影再现文学经典,这种“活态传承+科技赋能”的模式,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文旅消费的“活水源头”。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湘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吸引着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关注湘西。

数据显示,湘西州旅游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众多群众吃上“旅游饭”、端稳“旅游碗”。今年第一季度,湘西州接待游客1555.37万人次,游客总花费154.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和8.1%,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近两倍。“五一”、端午假期,前往湘西州的游客人次、游客总花费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湘西的文旅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全域一体的战略布局。从“六大行动”推动景区提质升级,到“1+5+X”产业体系构建,从“最美生态公路”串联起景区集群,到“十八洞村+N”红色研学线路开发,形成了全域联动、全链融合的发展态势,让湘西文旅产业实现了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的跨越升级。

湘西州在“体育+文旅”融合发展上还有很大潜力,下一步,可以依托自然生态本底,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充分利用武陵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貌,开发更多特色赛道和赛事项目。

一要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打造差异化赛事IP。湘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将土家织锦、苗绣、辰河高腔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深度融入赛事设计。二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以体育赛事为引流入口,配套开发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业态。三要设计“赛事+非遗体验”“赛事+生态研学”“赛事+乡村度假”等主题旅游线路,实现从单一赛事经济向综合产业经济的转变。四要培育本土赛事品牌,提升湘西文旅影响力也不可或缺。如矮寨大桥“高空铁三”、栖凤湖龙舟赛、八面山“两赛一节”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赛事,通过持续运营和宣传推广,将其打造为全国知名的体育赛事旅游品牌。

当赛事激情与文化韵律共鸣,当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共舞,未来,随着更多“超”级IP的孵化与“音”韵品牌的锻造,“神秘湘西”将不再只是一个旅游口号,而是成为融合传统与现代、体育与文化、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性文旅品牌,湘西也必将在文旅融合的星辰大海中,续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作者单位:龙山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