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18:08: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曾佰龙 周洋
9月16日,邵东市魏家桥镇,一种长得像竹叶的植物,正在陆续枯萎,只剩下如茅草般的叶茎,顺茎锄下,是一块块条状根茎。村民杨铁桥露出了喜悦之色:“3年管护,一朝收获,这浅埋在地下正是大名鼎鼎的邵东玉竹。”
湘中腹地,邵水之畔,有一种载入《神农本草经》千年的“草根”——玉竹。如今,它不再是昔日默默无闻的山间草本,已然蜕变为撑起邵东市域经济的“黄金支点”。凭借全国75%的加工量、90%以上的销量,邵东玉竹书写了“中国玉竹看邵东”的产业传奇,完成了从“论斤卖”到“论克卖”的华丽转身。
千年“草根”扎根邵东:自然禀赋与产业底蕴铸就传奇
邵东与玉竹的缘分,始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这里春季回温快、日照时间长,肥沃通透的砂质土壤,孕育出根茎粗壮、多糖含量高的优质玉竹。从千年前以“葳蕤”之名被《神农本草经》记载,到现代被《中国药典》《中药志》《中华本草》权威认证,玉竹在邵东的土地上历经岁月沉淀,逐渐成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耀眼名片。
而邵东深厚的中药材产业底蕴,更为玉竹发展插上了翅膀。邵东不仅是“中国玉竹之乡”,还享有“中国中药材之乡”“南国药都”的美誉。早在隋唐时期,邵东就与中药材结下不解之缘,明清时商贾云集、药铺林立,改革开放后更是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打造出年交易额全国第四的廉桥中药材市场。这个市场经营2000余种中药材,年流通量达60余万吨,为玉竹提供了广阔的销售渠道和强大的市场辐射力。2013年起,邵东便形成辐射全国的玉竹加工基地,产量、加工量、销售量、出口量常年稳居全国榜首,2020年种植面积达9万亩,年产玉竹5万吨以上,远销东南亚、日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全国中药材市场竞争加剧,邵东玉竹也曾面临发展瓶颈。“种一年玉竹,歇三年土地”的民间谚语,道破了连作障碍的难题,土壤养分失衡、病虫害滋生制约着产业规模扩大;初加工附加值低,“晒干卖原料”的模式让利润空间受限;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破局升级谋蜕变:科技创新撬开玉竹价值裂变之门
为打破困境,邵东以科技创新为钥匙,开启了玉竹产业的升级之路。2022年,邵东市政府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悬赏攻克连作障碍。湖南农业大学团队揭榜挂帅,成功培育出抗病性更强的种苗,将三年种植周期缩短至两年,亩产量提升30%,还通过创新间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扫清障碍。
在加工环节,邵东摒弃单一的初加工路径,深挖“药食同源”潜力。如今,玉竹加工早已实现自动化,切片利润翻倍。更令人惊喜的是,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涌现:玉竹蔬菜、月饼、米粉等食品丰富日常餐桌;玉竹益生菌、金银花茶拥有多项专利;纳米萃取技术研制的“玉竹咖啡”,更是实现从传统药食同源到时尚养生饮品的跨越,拓展了消费新场景。
创新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渗透到产业链各个环节。电商主播镜头前的玉竹茶包、中医药博览会上的玉竹面膜、远销海外的玉竹产品、热闹的玉竹品鉴会,全链条创新让邵东玉竹的价值链持续攀升。2023年,邵东中药材产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大关,玉竹产业功不可没;2024年,邵东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140.09亿元,年增长8.8%,玉竹作为核心产业,每克背后都凝结着满满的科技含量与品牌价值。
全链赋能成“黄金”:产业体系支撑与民生效益双丰收
邵东玉竹的蝶变,还离不开完善的产业体系支撑。目前,邵东拥有玉竹加工企业113个,年加工产值46.6亿元,34家中药材规模加工企业中,1家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通过GMP认证。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引进9家中医药企业,投资22亿元;廉桥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中心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智慧药市”的打造让产业发展更具活力。
在带动群众增收方面,邵东玉竹产业更是成效显著。以邵东延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初加工就业、原材料销售、土地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让农民多元增收。土地流转每亩每年收入300元,基地务工人员年均收入7200元,初加工务工人员年均收入4500元,42个农户175亩土地入股三年总计分红472500元,户均11250元。全市5万余户中药材种植农户、近4万加工从业人员、2万市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3万余元。
值得一提的是,邵东为了促进玉竹以及中药材的销售,打响“廉桥药都”品牌,帮助药商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连续举办了两届药博会。这两届药博会不仅激发了当地药农的种植加工积极性,还极大地扩大了销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如今的邵东,正依托“中国玉竹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邵东玉竹)县”等多张名片,加快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探索建立全国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行业标准。在健康中国战略和全球中医药热潮的东风下,邵东玉竹这颗“黄金草”,必将继续释放光芒,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书写更多“草根”变“黄金”的精彩篇章。
责编:周洋
一审:周洋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