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唐家坊镇:筑牢精神家园 绘就乡村文明新画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6 12:30:3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6日讯(通讯员 李林)近年来,绥宁县唐家坊镇持续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径,紧扣“幼有所教、中有所依、老有所伴”目标,立足镇情、多措并举,积极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引导广大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传承优良家风、培育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动力。

优化成长环境,守护乡村未来

“我镇户籍人口约两万人,常住人口不足一半,留守群体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如何围绕他们做好服务与管理,一直是我们发力的重点。”唐家坊镇党委书记黄始勇介绍。

截至目前,该镇6至16周岁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已达3033人,绝大多数节假日返乡。加强校外管理、实现校村无缝衔接,成为当前关键任务。

今年7月6日,唐家坊村暑期讲堂再度开班。孩子们在母亲或祖母的陪伴下踊跃参与,专注学习防溺水知识。

该镇有机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湘妹子能量家园”平台,依托村级宣讲室定期举办假期讲堂,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和部门专家授课。妇女携子积极参与,聚焦未成年人保护、防溺水等开展专题培训。

“没想到村里还能借到《三体》,我一直想看!”湖塘村大一学生小莫欣喜地说。除安全教育外,该镇同样重视孩子的全面成长,同样重视孩子的全面成长,强化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善用农家书屋,定期更新藏书,推行免费借阅,对积极读者赠书鼓励,极大激发阅读热情。实践育人,每年校政联合开展“开学第一课”,组织学生参观镇内外爱国主义教育、禁毒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猜灯谜、包粽子等民俗活动,妇女儿童共同体验,亲情乡情融融。

强化支持体系,赋能“她”力量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唐家坊镇,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日常实践的生动写照。

目前,“湘妹子能量家园”已覆盖该镇3个村,成为妇女参与村级事务的重要平台。妇女通过活动积累积分,深入参与环境整治、安全教育、矛盾调解等工作,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近日,唐家坊村以积分激励为抓手,组织党员和执委在杨家坪院落开展环境整治与防蚊灭蚊宣传,动员村民清理庭院、整治卫生、清除蚊媒孳生地,有效防控疾病传播,推动卫生习惯养成。

近两年,该镇积极对接上级资源,为农村妇女开设6场就业技能培训,内容涵盖农业技术、营养配餐、创业辅导等。迄今,近200名妇女在本地竹木加工、农业种植基地实现灵活就业。未来,随着更多企业落地,农村妇女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同时,镇里鼓励并技术支持妇女自主创业,涌现出多位致富带头人。如唐家坊村刘依琳种植杂交水稻制种500余亩,曾家湾村于华丽种植有机葡萄20余亩,下湾村唐美霞种植黄花菜50余亩,赖梅村戴正华、戴怡礼种植百香果40余亩……

弘扬敬老风尚,乐享银龄生活

“这儿场地好、设备齐,只要天好,我们天天都来跳!”罗连村广场舞领队伍灵香笑着说。

如今在唐家坊镇,广场舞已成为中老年妇女的生活新常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支持妇女开展文艺健身。广场舞蹈队、家庭卡拉OK逐渐替代牌桌麻将,邻里更和睦,婆媳更融洽。

在一些条件较好的村,中老年妇女自发组织,借助节日契机轮番汇演,“斗舞”现场气氛热烈,吸引全村围观,极大丰富了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唐家坊村已连续两年举办“村晚”,其他村也常在妇女节、国庆节等节日搭建舞台,展现乡村新风貌。

该镇还持续深化家庭医生服务,村医定期为慢病老人测血压、血糖、更新健康档案;每年八、九月为千余位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体检。重阳节期间,借助“湘妹子能量家园”及社会捐助,组织妇女开展敬老志愿服务,上门慰问并为老人测量、理发等。多元关怀既暖了老人心,更传承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凝聚起乡村文明新气象。

责编:郑丹枚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