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6 12:28:54

湖南日报•新湖南讯(通讯员 杨贵新肖瑶 李文球)金秋九月,漫步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古树群,千年银杏与瑶族民宿建筑相映成趣,游客络绎不绝。这处入选全国“最美100个古树群”的生态景观,正是隆回县“十四五”期间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缩影。五年来,该县以林长制为总抓手,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与产业升级,交出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数字背后的生态蝶变。截至2025年,隆回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15%,森林蓄积量达1218万立方米,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通过实施“双重”项目等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造林31.3万亩,岩溶地区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创新推出的“柏木+”造林模式更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提质增效典型,为南方岩溶地区生态修复提供“隆回方案”。

创新机制激活绿色动能。隆回县在全省率先构建“一长四员”林长制体系,1598名林长实现管护全覆盖。通过将林业管理纳入乡镇绩效考核,森林案件发生率下降30%,多名生态护林员获评省级标兵。同步推进的集体权制度改革,撬动8887万元中央资金投入湿地修复、生态廊道建设,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湘中地区生态新地标。

产业融合拓宽富民路径。金银花、油茶等特色林产业全链条产值突破50亿元,“森林旅游+”模式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2022年获评“湖南省森林城市”后,隆回县持续打造“一城两岸三村四园”森林格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1.5%。木瓜山柏木母树林种子获省级良种认定,标志着林业科技支撑迈上新台阶。

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破解森林质量提升、产业链延伸等短板,计划投资1.2亿元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推动“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为全省林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隆回经验。

责编:郑丹枚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