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方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6 11:45:2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6日讯(通讯员 邹方明)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宁远县纪委监委始终将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数字赋能、纪律教育及廉洁文化培育等多维协同,系统构建常态长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制度固本,贯通“查改治”全链条。县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思维,不断夯实制度基础,推动办案、警示、整改、治理有机贯通。今年以来,全县共立案273件,其中县管干部71人,留置8人,形成有力震慑。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深入剖析根源,实施精准治理。通过督促问题突出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加强源头管控、完善规章制度,有效堵塞管理漏洞,确保整改措施“查纠并举、务实管用”。持续推动权力运行规范透明,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制定详细权力清单,明确权力来源、行使范围与运行程序,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监督“探照灯”。积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与监督工作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大数据防治新型腐败和强化监督责任试点。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互联网+监督”模式,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加强纪检监察与巡察、审计、财会等监督方式的系统集成,构建数据驱动、智能研判、协同联动的综合监督体系。该体系贯通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与“四类”监督,将大数据转化为前置预警和主动发现的“探照灯”,显著提升监督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教育促廉,筑牢思想“防火墙”。坚持纪律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加大警示教育与通报曝光力度,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入挖掘本地廉洁文化资源,培育廉洁文化土壤,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氛围。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与分层分类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廉洁自律意识及维护群众权益的能力。
执纪为民,畅通渠道“听民意”。以“乡镇纪委在行动”为抓手,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优化调查处理流程,对业务内外交织的信访件实行“纪委+信访+职能部门”联合办理机制,并适时反馈处理结果,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紧盯重点行业和领域,特别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环节,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查纠损害群众利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惠民惠农补贴、乡村振兴项目等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坚决遏制挪用、截留等行为,追(退)缴资金5260.25万元,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闭环整改,确保治理“长效化”。在坚决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同时,着力做好“后半篇文章”。建立问题整改闭环管理体系,通过精准下达纪检监察建议、动态管理整改台账、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等机制,确保“校园餐”、农村三资、医疗卫生等领域问题真改实改、见底清零。注重从典型案件中深入剖析规律性、系统性漏洞,及时将整改实践中成熟有效的做法,提炼固化为权力运行正负面清单、流程规范等制度成果,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长期效果,推动监督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持久的治理效能。
“通过打出这一系列组合拳,我们不断织密监督网络,提升治理能力,以实际成效践行初心使命。”宁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严万达
一审:郭利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