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芳 李慧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6 11:40: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6日讯(通讯员 谢丽芳 李慧凤)“以前看病要跑县医院,现在专家上门来,党的政策暖人心!”9月1日清晨,蓝山县塔峰镇五里坪村,77岁高血压极高危患者袁爷爷拉着县医共体总院(中心医院)北急诊科主任邓书发的手,难掩激动。这一幕,正是蓝山县以“三医精准包村”破解农村“看病难、看病远”的生动实践,更是县卫健局、医共体总院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就诊率的重要成果。
“降低市域外转率,关键在基层;提升县域就诊率,核心在精准。”县卫健局局长刘飞鹰在前期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到田间地头,用在刀刃上,精准回应村民的健康需求。”基于这一要求,县医共体总院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反复打磨“三医联动”服务方案,最终确定以塔峰分院、新圩分院和太坪分院为试点,先行推开“三医精准包村”模式。
今年9月,县医共体三家分院的88支家庭医生团队奔赴全镇各村,标志着以医共体总院医生(包含常驻帮扶的市中心医院专家)、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协同联动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全面落地。“医共体建设不是简单的资源拼凑,而是要通过‘三医精准包村’,构建‘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新格局。”县医共体总院党委书记成章林表示,这一举措既是响应国家医改要求,更是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根基。
“红黄绿”分级管理,是服务精准化的核心抓手。针对农村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特点,分院根据病情轻重构建动态分级体系:红色高危人群由专科医生+卫生院医生+村医+村书记“四包一”,提供24小时应急响应与每月至少2次随访;黄色次高危人群由卫生院医生+村医+村干部每月随访,强化慢病干预;蓝色一般人群通过健康讲座、体检筛查筑牢预防线。“这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而是为分级诊疗装上‘精准导航’。”塔峰分院支部书记封举林补充道。
为破解“重签约轻履约”难题,分院还建立“院领导包片、团队长包村、村医包户”责任制,将服务效能与绩效考核挂钩,同步推行“九个一”闭环服务。
目前,医共体总院每天派专家骨干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三家分院正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力争年内实现全镇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服务到位率、满意率均达100%,正以“三医精准包村”为笔,书写蓝山医共体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编:严万达
一审:郭利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