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铭记抗战烽火中的感人家书

    2025-09-16 09:19:34

邱浩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抗战家书,作为那段历史的珍贵见证,凝结着先辈们的不屈精神和报国之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翻阅抗战家书、学习伟大抗战精神,对我们接续奋斗有着重要意义。

一纸家书,承载着“舍家为国”的壮志豪情。从赵一曼“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的殷殷叮咛,到蔡炳炎“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的悲愤呐喊;从刘怀芝“儿只能以身报国,不能返里孝家”的铮铮誓言,到袁国平“国事如此,愿以最后一滴血贡献于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一封封“纸短情长”的家书穿越历史硝烟,来到欣欣向荣的今天,依旧热血未凉、豪情激荡。

一纸家书,流淌着“人民至上”的赤子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937年12月3日,抗日名将左权在给母亲张氏的信中写道:“山西的民众,整个华北的民众,对我军极表好感,他们都唤着‘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军民同心、命运与共,这份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真挚情怀,穿越炮火、跨越时空,依然滚烫。

一纸家书,闪耀着“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面对敌众我寡、装备悬殊等困境,抗战先辈们以血肉为盾、以信念为刃,在艰苦奋战中铸就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历史丰碑。1944年10月26日,年仅19岁的徐光耀在致父亲的家书中,曾坚定写下这样的信念:“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今年就可以打败德国,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寥寥数语,却映照出我军抗战到底的强大决心与渴望和平团圆的美好愿景。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烽火家书中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厚力量,挺膺担当、奋勇争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纸页虽黄,豪情未冷;笔墨无声,信念长鸣。让我们将英雄之气融入新时代奋斗征程,使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代代相传、照亮前路。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顺庆生态环境局)

责编:孙乾丰

一审:孙乾丰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