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头条 | 观礼台座椅“安新家”,一举两得

    2025-09-16 09:16:55

孙乾丰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北京首钢园会场,一排排红色座椅看上去有些眼熟。原来,它们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天安门广场临时观礼台的座椅。如今,这批座椅并未随活动落幕被闲置或丢弃,而是悄然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座椅的设计与制作,原本就凝聚了匠心与智慧。它们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运用座椅自起技术确保复位准确,精选抗紫外线新型材料保证其长久使用不褪色。若在活动结束后便将其闲置或丢弃,无疑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妥善安排这批座椅的“后半生”,成为一项兼具环保与纪念意义的重要工作。

据了解,管理部门根据这些座椅的丰饶金、城墙红、橄榄绿三色特性,将其精准适配到不同的场景。比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接收的4700余把绿色座椅,融入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等公园的自然景观;北京市教委将分配到的9000余把红色座椅放置在校园礼堂,融入庄重和谐的育人环境。这种基于色彩美学和场地需求的科学分配,使每把座椅都能在新环境中发挥最大效用,展现出资源管理的专业水准和创新思维。

这些座椅,从国家盛典的观礼台走向城市公共空间,从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者转变为日常生活的参与者,默默融入了社会肌理。可以说,这一系列举措不只属于简单的物资再利用范畴,更是一次深刻的国家记忆与精神的传承。当公园游客坐在这些座椅上休息,当学生在校园里使用这些座椅,他们在享受其实用功能的同时,又能从中感受到民族精神与集体记忆的延续。

观礼台座椅的“再上岗”是一次双向奔赴,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更让国家记忆以独特的方式,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责编:孙乾丰

一审:孙乾丰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