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转出后:从五行动态调护到生活重建

  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9-16 08:59:28

患者转出ICU后,此时机体仍处于“五脏虚损、气血未复”的状态,此时的康复目标需从“保命”升级为“保功能、保回归”。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康复亚专科团队在五行理论指导下,通过非药物技法改善功能障碍,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正常生活节奏。

ICU过渡期五行康复核心目标​

转出ICU的患者普遍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气血亏虚,出现肌肉萎缩、乏力等,二是脾失健运,消化功能薄弱,三是心神不宁,出现情绪焦虑失眠。对应五行系统表现为:肝木失养导致肢体活动不利,心火未宁引发情志失调,脾土虚弱造成食少腹胀,肺金不足表现为气短乏力,肾水亏虚则出现腰膝酸软。​

此时康复重点需从ICU阶段的“生命支持”转向“功能重建”,比如针对呼吸机撤离后的气短,需强化“补肺益肾”;对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侧重“疏肝健脾”以濡养筋肉;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注重“养心安神”以调和情绪。​

建议分两个阶段实施五行康复技法

第一阶段(1—2:轻缓启动

此阶段患者耐受度低,以被动调理为主:

木行疏筋:每日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重点按揉阳陵泉、太冲等穴,每个穴位3分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配合踝关节屈伸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

土行开胃:可用生姜片贴敷内关穴,每次4小时,同时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每日2次,每次5分钟,改善食欲。可少量饮用山药小米汤,健脾养胃。​

火行安神:睡前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配合耳穴压豆,取心、神门等穴,帮助改善入睡困难。

第二阶段(2—4:主动参与​

患者体力提升后,可增加主动训练:

金行益肺:指导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意念引气至丹田,呼气时缓慢呼出,每日3次,每次5分钟。配合按摩肺俞、膻中穴,增强呼吸肌力。​

水行强肾:进行坐位抬腿训练,每次3组,每组5次,同时艾灸命门穴,每周3次,每次10分钟,改善腰膝酸软。​

五行联动:例如八段锦,重点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托天理三焦”两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5次,调和全身气血。​并发症针对性调护方案​

针对转出后的常见问题,中医五行康复也有明确应对策略:

慢性疲劳:可取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温和灸,每次15分钟,每周5次。配合黄芪泡水代茶(每日10克,健脾益气改善耐力。​

便秘:除腹部按摩,还可加用揉按天枢穴,每次2分钟,每日3次。​

焦虑抑郁:采用音乐疗法结合穴位按摩,选择五音中的“宫调”音乐,如《春江花月夜》,同时按揉合谷、太冲,每次各2分钟,疏肝解郁。​

生活方式五行调摄指导

饮食调护:遵循“五味入五脏”原则,肝虚者适当食用枸杞、桑椹,补肝血;脾虚者增加山药、莲子,健脾胃;肾虚者可少量摄入黑芝麻、核桃,滋肾阴。忌生冷油腻,以免损伤脾胃。

起居规律:根据“子午流注”安排作息,子时(23—1、午时(11—13保证休息,有助于心肾相交、阴阳调和。​

情志调摄:家属多给予心理支持,避免患者情绪波动。可指导患者进行冥想放松,每日10分钟,意念集中于脐部,调和心神。​

以五行动态调护为纲,以现代康复评估为目,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致力于让患者更好地康复,让每一次呼吸、每一步行走、每一次微笑,都成为五行和合、生命复苏的最好注脚。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邹婵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