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4 15:59:4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4日讯(记者 张佳伟)日前,第五届“湖南黄精”论坛在安化县举行,全国黄精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种源培育、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论坛会址也永久落户安化。
安化黄精。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是声名远播的“湘中药库”“中国多花黄精之乡”,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境内有中药材263科1277种。2024年,安化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7.9万亩,其中黄精种植面积达12.6万亩,黄精产业综合产值达32.1亿元,迈入全国黄精产业第一方阵。
安化马路镇七仙洞双水井黄精种植基地。
据了解,黄精有39个品种,其中大黄精(滇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多花黄精)列入药典。
安化种植的黄精品种,全为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状似“花开数朵”,所以安化黄精被称为“安化多花黄精”。《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一书中指出,多花黄精质量最好,其次为鸡头黄精,再次是滇黄精。
安化黄精为什么好?其一是种植环境好。安化有“世界少有”的冰碛岩,风化形成的土壤,粘沙适度,富含硒、锌等矿物质。黄精是林下作物,安化是山区大县,好山好水加上独有的冰碛岩,能够种出好茶叶,自然也能生长出好的黄精。经检测,安化黄精的黄精多糖和浸出物含量都远远高于药典标准,硒锌含量也很丰富。因此,安化黄精被誉为“冰碛岩上的仙草”。
其次,安化黄精种植要求高。安化黄精种植有“三不种”“三不采”“三不用”等独特要求。“三不种”即:大田不种、耕地不种、果园不种;“三不采”即:不满5年不采、雨天不采、晨露未干不采;“三不用”即: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
黄精枣。
在安化,一片黄精会72变,经过工人们的九蒸九晒,小小黄精变身黄精茶、黄精酒、黄精丸等40多种黄精产品。
安化黄精推荐官周姚介绍,九蒸九晒,每一次蒸制,都是对黄精内部成分的深度降解与激活;每一次晾晒,都在让黄精逐渐吸收天地之灵气,去除多余的湿气,便于营养成分转化。晾晒一天后,开始下一次蒸制和晾晒,如此反复。随着蒸制次数增加,黄精的颜色逐渐加深,质地也变得更加柔软而富有弹性。
安化黄精交易中心。
在安化县城南区吉祥佳苑小区安化黄精交易中心,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黄精产品。2023年,安化县委、县政府出台《黄精产业扶持办法》,将安化黄精交易中心的十八个门面全部免租金,并实施“三免两减半”的政策给黄精企业无偿使用。
近年来,安化县将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主攻安化黄精产业,紧紧围绕“一产抓品种、二产抓品质、三产抓品牌”“三条主线”,持续培育、壮大安化黄精产业。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安化县从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加强公共品牌培育、加深产业融合发展等三个方面下大力气,继续推进安化黄精馆、安化黄精宴“形象门店”工程, 进一步拓展黄精产品业态,深化“茶、药、旅”融合发展,将安化县打造成“中国道地多花黄精之都 ”和“湘中片区中医药强县”。
责编:宋姗姗
一审:雷鸿涛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