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是砒霜的1000万倍!这种毒素容易藏在这些食物里

  健康时报   2025-09-13 19:28:04

    注意了!你囤的腊肠、卤牛肉、即食鸡胸肉……哪怕是真空包装,也不一定安全。别以为抽掉空气就等于绝对安全,可能已经滋生了一些致命细菌!

8月29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官网发布提醒,近日,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接连发现多起“肉毒中毒”病例,都是因为吃了网购的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引起的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重要提示,警惕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引起的肉毒中毒



肉毒毒性约为砒霜的1000万倍


肉毒中毒是一种由产肉毒毒素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引起的严重疾病,死亡率高。

肉毒梭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如土壤、灰尘)中的细菌,该菌生长繁殖需要厌氧环境,在缺氧环境下会产生目前已知最剧烈的之一——肉毒毒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唐路平2025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提示,肉毒毒素极其危险,毒性约为砒霜的1000万倍,仅仅0.05微克就能致命

肉毒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严重时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为什么真空食品也会导致中毒?


9月9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介绍,肉毒中毒的途径包括食源性肉毒中毒、注射性肉毒中毒、创伤性肉毒中毒等。

而平时最容易中招的就是——吃进去的。

在食源性肉毒中毒方面,除小微品牌生产的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以外,自制发酵食品(如豆瓣酱、臭豆腐、泡菜等)、低酸性罐头食品以及未充分加热的腌制食品,也可能引起中毒。


健康时报图

赵卫教授强调,“真空包装肉制品、低酸性罐头食品和自制发酵食品,如豆瓣酱、臭豆腐、泡菜等,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未实现彻底的卫生控制。一旦容器消毒不彻底,或者原料本身携带了肉毒梭菌,整个发酵过程和储存又在密闭的坛罐中进行,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厌氧环境。容器内的细菌会在适宜温度下繁殖并产生毒素。”

另外,唐路平医生提醒,1岁以下的婴儿,由于肠道功能尚未健全,如果吃被污染的蜂蜜、奶粉、水果等,肉毒梭菌就可能在肠道繁殖产毒,所以要格外注意卫生。切记不要给1岁以下的婴儿喂食蜂蜜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肉毒中毒


唐路平医生提醒,肉毒中毒后并不会立刻出现,反而是有一个潜伏期。食物导致的肉毒中毒潜伏期一般是12~72小时。中毒症状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似普通肠胃炎的症状: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但这些症状通常并不明显。

二、肉毒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下行性弛缓性麻痹

→先是眼皮抬不起来,看东西模糊、重影;

→接着说话含糊不清、咽口水都费力;

→然后头抬不起来,肩膀手臂也抬不起来;

→严重的会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食用可疑食物后,出现上述疑似肉毒中毒的症状,别拖!立即就医,并保留剩余食物样本供检查。


预防肉毒中毒,注意7个细节


1. 购买食品要谨慎

谨慎购买、食用即食食品,不购买、不食用来历不明或小作坊生产的真空包装散装熟肉制品、发酵类食品。

2. 正确储存肉制品

散装的即食肉制品用抽真空的方式在常温下保存存在风险。购买即食熟肉制品后立即按标签要求,将食物冷冻、冷藏或放置于阴凉处储存,并在商品有效期内尽快食用。


AI生成图


3. 变质罐头要丢弃

对于购买的罐头食品,如酱豆腐、玉米罐头等,一旦发现鼓盖、漏气或有异味,应立即丢弃。

4. 不吃腐败的食物

有些酱类、肉类食物表面生霉,而下层看上去完好,都是变质的表现,不可食用。

5. 食物要彻底加热

虽然肉毒梭菌芽孢耐热,但其产生的肉毒毒素不耐热,通常100℃加热10分钟就可将其破坏,彻底加热可有效预防肉毒中毒。

6. 少吃自制发酵食物

尽量不要自制密闭发酵类食物。如确需自制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等)或腊肉、腌肉、风干牛肉等肉制品时,应当确保原辅料的清洁,除去泥土和杂质,尽量防止猪、牛、羊肉在屠宰、贮存、运输过程中被粪便和泥土污染,制作过程保持卫生。

7. 婴儿容器做好清洁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院感部主管医师李巧巧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提醒,一定要科学冲调、制作和喂养婴幼儿食品,做好容器的清洁消毒,防止环境中肉毒芽孢对食品造成污染。

责编:王相辉

一审:杜立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健康时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