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跨越十三载积怨终化解 邻里握手笑泯恩仇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3 10:03:2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肖凌平 实习生 杨湘玲

“这杯茶喝下去,咱俩家十三年的疙瘩总算解开了!”7月23日,在洞口县竹市镇人民政府综治中心、调解委员会的见证下,村民尹某安与尹某龙紧握双手,共同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名字。这场因两米宽的建房过道引发的邻里纷争,在镇村两级调解组织历时半年的不懈努力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两米过道划清十三年界限

时间回溯到2012年春,两家紧邻而建的房屋间留有一块约两米宽的过道。当时双方均欲堆放物品圈占该地,双方争执中推倒的杂物划破了邻里温情。此后十三年间,这场争端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从建房用地,到林地边界划定纠纷,甚至延伸到婚丧事宜的“人情冷暖”,两家人累计向各级部门反映问题20余次,村委会里积攒了厚厚一摞调解记录。“那会儿就像在火药桶边过日子,连路旁狗朝我吠两声都要较真。”尹某安抚摸着调解协议上鲜红的指印,眼眶微微发红。尹某龙接过话头:“两家紧邻而建,本应和谐相处,可两家孩子见面还是扭着头走。”这份欲说还休的温情,始终被争执的坚冰覆盖。

十轮调解融化"千年冰"

今年以来,洞口县竹市镇综治中心启动“积案化解”专项行动。“光靠法律条文解不开心结,得让当事人看见诚意。”调解组先后10余次登门走访,组织6场圆桌调解。最关键的突破发生在7月酷暑。当调解员捧着历次调解记录汇总,两家人第一次看清了争议地的真实归属。此前两家人在闷热的林地里争执至深夜不肯让步。如今一纸调解协议修复了两家十三年的情感裂隙,那条两米过道如今也成了村民们的耕作通道,来往的人流比以往多了好些热闹。

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从“分地”到“连心”

今年以来,洞口县竹市镇完善“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运行机制,整合司法、信访、民政等8个部门资源,设置矛盾调解、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功能区,实现“多中心合一”。明确“首问负责、包案处理、督察督办”等6项制度,将综治中心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实行“镇领导包片、村(社区)包责”机制,定期召开推进会,确保任务落地。今年以来受理调解事件47件,其中口头调解35件、书面调解12件,按期办结率100%。据悉,洞口县竹市镇已将此案编入《基层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典型案例》。这场持续十三年的风波,最终在握手言和中,谱写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动人注脚。

责编:郑丹枚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