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织密遗传代谢病防护网:早筛早治护“新生”,28年探索点亮患儿未来

    2025-09-12 19:31:16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2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林探宇 余雯贤)9月12日,在第21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来临之际,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简称新筛中心)举办了一场温馨温暖的遗传代谢病患儿家庭关爱会。

这场集专家讲座、公益捐赠、家庭互动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让30余个患儿家庭感受到温暖,更彰显了湖南在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多年深耕——从技术突破到政策托底,从个体帮扶到体系构建,湖南一直在为遗传代谢病患儿筑牢健康成长防线。

14年精准照护:PKU患儿长成阳光少

她现在是初中生,成绩不错还当学习委员,自己会做饭、包饺子,一点不比同龄人差。关爱会现场,紫菱妈妈的分享让不少家长红了眼眶。

时间拉回2011年,紫菱刚出生时有着一头浓密的黑发,可月子里的她格外难带,总是哭闹不止。等到满月体检时,孩子的头发已经变得枯黄,而一纸苯丙酮尿症(PKU的诊断书,更是让这个原本充满喜悦的家庭瞬间陷入绝望。

10年前妈妈带着小紫菱到省妇幼就诊(资料图)

作为一种需终身饮食管理的遗传代谢病,PKU患者若不控制苯丙氨酸摄入,会导致不可逆的智力损伤。从那时起,紫菱的每一顿饭都成了精细工程:母亲辞掉工作,用克称精准计算食材重量,肉类、鸡蛋、普通奶粉甚至同学分享的零食,都成了紫菱的禁忌3岁前,母女俩每周往返省妇幼复查血值,母亲还手把手教女儿拒绝外界食物诱惑。

妈妈手机里的小紫菱已成长为一个阳光开朗的少女

14年的坚持,换来了最动人的结果:如今的紫菱不仅身体发育正常,还能坦然和同学谈论病情,俨然长成了阳光美好的少女模样。她的成长之路,正是湖南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理念的生动印证。

湖南实力:年筛20余例PKU,技术升级覆盖50余种代谢病

苯丙酮尿症是代谢病中的‘常见病’,在湖南发病率约1/20000,全国约1/12000,每年全省约有20名新生儿通过筛查确诊。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副主任鄢慧明的介绍,揭开了湖南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成绩单

事实上,PKU只是湖南新生儿筛查体系覆盖的众多疾病之一。鄢慧明表示,目前已知的遗传代谢病达1400多种,绝大部分难以治愈,但像PKU这样的被纳入到新生儿筛查的疾病,只要早期干预就能有效控制。

而湖南的筛查能力,正随技术迭代不断升级:1996湖南省新生儿新筛中心在省妇幼保健院成立,此后筛查能力不断进步,如今依托液相-串联质谱与基因检测技术发展,湖南已能精准筛查50余种遗传代谢病;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进步,接下来的新生儿基因筛查将助力尽早筛检出更多的遗传代谢罕见病。只要在患儿大脑未受损伤前发现并干预,长期坚持规范,绝大多数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从单一病种到多元覆盖,从传统检测到技术革新,湖南的遗传代谢病筛查能力,已成为守护新生儿健康的硬核支撑

体系护航:28年深耕,为患儿家庭卸下重担

湖南在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探索,早已超越技术层面,走向体系化构建。自1996年湖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成立、1997年率先开展PKU等罕见病筛查以来,湖南已深耕28年,逐步搭建起政策+医疗+公益的立体化帮扶网络,为患儿家庭筑起坚实后盾。

政策层面,《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出台落地,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免费检测项目同步推进,尤其从2024年开始实施的重点民生项目,实现了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的全省覆盖,从顶层设计上为家庭减轻经济压力,让更多家庭能无负担参与筛查、接受干预;医疗层面,省妇幼新筛中心不仅持续升级筛查技术,还为患儿提供长期随访指导,根据孩子成长调整照护方案,确保科学干预不脱节。

公益力量的加入,更让这份守护多了温度。在此次遗传代谢病患儿家庭关爱会现场,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为患儿家庭捐赠了特殊奶粉、低蛋白食品等救命”——这些特医食品是孩子日常饮食的关键,公益捐赠切实缓解了家庭的长期采购压力。


活动尾声,家长代表带着满心感激,向新筛中心赠送了精准筛查防缺陷、仁心仁术佑新生的锦旗。这不是简单的帮助,给了我们家庭活下去的希望。一位家长动情地说。

从个体家庭的艰难坚守,到全省多维度的体系支撑,湖南正以更全面、更有力的行动,托举每一个遗传代谢病患儿的光明未来。

责编:王璐

一审:洪学智

二审:王璐

三审:田雄狮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