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中医医院打造“健康惠民”共同体|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2 12:13:55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集团双峰县中医医院党建引领

打造“健康惠民”共同体

——探索“三强三优三融”医联体新路径

王维子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实现“大病不出县”?在双峰县委、县政府的统筹推动下,2023年10月,双峰县中医医院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创新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当年12月,该医院新址启用。此后,双峰县中医医院积极探索“三强三优三融”发展新路径,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实现从“能服务”到“优服务”的质效飞跃。

成功为百岁老人实施高难度髋关节置换手术、医院门急诊量同比增长11%、群众住院次均费用下降23.57%、完成三四级手术近千台次……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效,成为双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动医改红利直达基层的生动注脚。

双峰县委书记李基联说,首期医联体签约以来,合作双方同心同向交出“健康惠民”高分答卷,县委、县政府将始终把卫生健康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凝聚合力,全力强化政策保障,全力优化服务环境,全力深化中医药文化普及传播,以最强保障护航医联体建设。今年3月,双峰县中医医院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签署深化合作协议,标志着县域医联体建设进入提质增效、示范引领新阶段。

“三强”筑基,锻造县域医疗硬实力

“专科强则医院强,服务优则百姓安”。在双峰县委、县政府指导下,双峰县中医医院将“强基础、补短板”作为核心任务,以党建引领专科、服务、文化协同发力,为县域百姓健康筑牢坚实屏障。

强专科,锚定“中西医协同”破局。明确“中医有特色、西医不逊色”专科建设路径。聚焦脑病、骨科、肿瘤、皮肤等核心专科,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引领“设备升级+技术创新+服务拓展”三维升级:骨科引入先进设备掌握UBE技术,全膝置换术常态化开展;皮肤科深挖中医优势,专病门诊“一号难求”;肿瘤科依托医联体建成“中西医协同肿瘤防治中心”,完成全县50万人肿瘤筛防,建立肿瘤多学科会诊机制。今年上半年,中医药服务占比提升14.6%,中西医协同特色成为医院参与区域竞争、服务群众健康的核心竞争力。

强服务,聚焦“患者需求”提质。围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以“患者满意”为标尺,党员先锋岗进驻关键门诊、急诊关键岗位;新增睡眠、脊柱侧弯等4大类25项专病门诊,开通无假日门诊;优化服务流程,预约等待时间显著减少;畅通急诊绿道,弹性排班保“急病急治”。数据显示,该医院住院平均天数下降5.35%,有效推动服务提质、效率提速。​

强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活态化。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场景体验+科普传播+基层辐射”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门诊大楼设置中医药文化展区,病房走廊悬挂中医经络图;“中医夜市”吸引千余名群众参与;录制“和森红小讲堂”5期,短视频《膝盖“生锈”了?膝骨关节炎防治全攻略来了》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播放量突破145万次。

“三优”提质,激活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向管理要效益、向人才要活力、向服务要口碑”。双峰县中医医院以党建赋能管理、人才、体验升级,破解一系列发展难题,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长效动力。

优管理,破解“头重脚轻”问题。针对县域医院普遍存在的行政冗余、临床人手紧缺等“头重脚轻”问题,该医院实施“管理效能提升行动”。完善招投标与采购管理等制度,消除管理盲区;党员干部带头压缩行政编制,将行政人员从69人精简至42人,27 名行政人员转岗临床一线;推行“月度评先评优”机制,决策效率明显提升。与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派驻团队“双向融入”,完善医疗质量控制制度,推动医院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优人才,构建“引育留用”体系。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引进8名中医学硕士研究生,计划进一步引进2—3名学科带头人;制订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选派骨干医护赴省级医院进修,组织百余人次参加学术研讨会;依托刘良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省级专家+本土医生”跟诊,多名年轻医生快速成长。自医联体开展以来,省级专家驻点累计服务患者3977人次,开展三类以上手术200余台次,破解县域人才困局初见成效。

优体验,守住“减轻患者负担”底线。双峰县中医医院将“减轻患者负担”作为民生工程,监督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今年以来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3.57%;普及“县域就医报销优势”,引导大病患者就近就医、节省开支;优化门诊布局,设置“家属休息区”;建立党员医生“出院随访制”,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6%。​

“三融”破壁,构建区域健康服务新格局

双峰县中医医院党委坚持以“融合”为战略支点,打破资源、技术、服务壁垒,推动医疗服务“系统升级”,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区域健康服务新格局,让群众在家门口享有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

中西医技术融合,实现“1+1>2”疗效。坚定走“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道路,肿瘤科采用“中医扶正祛邪+西医放化疗”减轻不良反应;骨科术后运用中药外敷、针灸理疗,患者恢复时间缩短15%;皮肤科以“西医抗炎+中医调理”提升慢性皮肤病治愈率。成立“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组”,明确10余种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让中西医结合实现“1+1>2”疗效。

内外资源融合,织密“三级服务网络”。紧密对接国家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求,搭建“省县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医养结合体”网络。省级专家每周驻点坐诊、手术带教,依托名医工作室与专科联盟,实现临床科室合作全覆盖;“远程会诊”联通省级资源,“杏林乡约”义诊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惠及村民500余人次,培训基层医生120人,形成“省带县、县联乡”紧密型服务网络。​

医养服务融合,回应“老龄化”社会需求。前瞻布局老龄化挑战,成立“医养结合工作专班”。为养老院老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定制“食疗+艾灸”方案;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康复指导;建立“医养绿色通道”,实现“养老+医疗”无缝衔接。规划治未病中心、中医体检科,申请在县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开设“健康驿站”,推动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为县域应对老龄化探索双峰路径。

从技术破冰到管理革新,从人才造血到服务升级,依托“三强三优三融”具体实践,双峰县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并探索出一条依托紧密型医联体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的有效路径。

当前,在双峰县委擘画的健康蓝图中,双峰县中医医院正聚焦“深化医联体合作”“强化中医药特色”核心任务,蓄力打造2至3个核心专科,开设中医护理门诊,升级信息系统冲刺三级甲等标准,联姻高校共建人才基地。未来,双峰县中医医院将深化与省级医院合作,在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拓展上持续发力,为推动县域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医疗高地贡献双峰力量。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9月12日10版)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