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9-12 11:38:12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2日讯(通讯员 严黎明)“居然能自己走路了,真是没想到!……”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脑血管神经外科病房里,81岁的谢奶奶(化名)缓缓迈步,脸上满是惊喜。谁能想到,几天前她还因急性脑梗死左侧肢体完全瘫痪,连说话都含糊不清,如今却在取栓手术后快速康复,这让家属连连赞叹。
▲81岁奶奶术后3天重拾行走
时间拨回一周前,谢奶奶在家中突然出现异常,左侧胳膊和腿完全动不了,想开口说话却只能发出模糊的音节。家人见状心急如焚,立即将她送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经头颅血管造影(CTA)检查,医生明确诊断:谢奶奶是大脑大血管闭塞引发的急性脑梗死,这是脑梗中较为凶险的类型,若不及时打通堵塞血管,不仅可能留下终身残疾,还会危及生命。
接诊的脑血管神经外科袁波主任医师迅速评估病情:谢奶奶虽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且已年过八旬,但发病时间仍在取栓手术的有效时间窗内,身体状况也符合手术条件。“不能等!每多耽误一分钟,就有更多脑细胞坏死。” 袁波当即决定启动紧急手术流程,带领管床医生黄昊副主任医师团队,为谢奶奶开展机械取栓手术。
手术中,医生通过谢奶奶大腿根部的血管,精准插入一根纤细的导管,在影像设备引导下直达脑部堵塞的血管。随后,借助取栓导管将堵塞血管的血栓牢牢“抓住”,再缓慢将其取出。整个手术全程微创,仅用1个多小时便成功打通堵塞血管,恢复了脑部血流。
▲取栓前颅内血管影像
▲取栓后颅内血管影像
术后第一天,谢奶奶的左侧肢体就能轻微活动;术后第三天,她已能独立下床行走,说话也恢复清晰。看着老人恢复如常,家属紧紧握住袁波医生的手不停道谢:“本来以为这么大年纪发病,恢复希望渺茫,没想到手术效果这么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为何取栓手术能让高龄患者实现“快速康复”?脑血管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坤介绍,机械取栓术是目前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关键技术”,它有三大显著优势:
时间窗更宽,救命机会更多:静脉溶栓治疗对时间要求极高,仅限发病后4.5小时内,而取栓手术的有效时间窗可延长至发病后24小时,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甚至能突破这一限制,为更多错过溶栓时机的患者争取到治疗机会。
针对性更强,大血管堵塞“克星”:溶栓药物主要对脑部小血管堵塞有效,面对大血管内的血栓往往“力不从心”;而取栓手术能直接抵达堵塞部位,将血栓物理取出,从根源上打通血流通道,尤其适合谢奶奶这类大血管闭塞患者。
康复速度快,生活质量有保障:由于能快速恢复脑部血流,减少脑细胞坏死,许多患者在取栓手术后几天内就能出现明显好转,像谢奶奶这样术后3天恢复行走的案例并不少见,大大降低了脑梗后遗症的发生概率,帮助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很多人觉得高龄是取栓手术的‘禁区’,其实并非如此。”刘坤介绍,年龄不是判断能否手术的绝对标准,只要通过专业评估,确认患者身体状况耐受、发病时间在有效窗口内,即使是80岁以上的老人,也能从取栓手术中获益。
同时,刘坤也提醒广大市民:脑梗急救的核心是“抢时间”,牢记“时间就是大脑”。日常生活中若发现身边人出现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口角歪斜、说话不清,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眩晕、行走不稳等症状,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送往有取栓资质的医院。
“越早送医,血管开通的可能性越大,患者恢复的希望也越大。”袁波教授呼吁,公众要提高对脑梗症状的识别能力,掌握急救知识,才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抢时间”。
责编:洪学智
一审:洪学智
二审:王璐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