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10 11:35:17
怀化市铁路第一小学 张林
在我书桌的抽屉深处,安静地躺着一本泛黄的杂志。每当翻到印有“小杨:《向阳花》”的那一页,记忆中的九月便又一次回到眼前。
那时我刚接手三年级(8)班,小杨是第一个引起我注意的孩子。他总是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身上的校服洗得有些发白。
有一次,我在他的周记本里,看到一行工整的铅笔字:爸爸妈妈去很远的地方工作了,奶奶说,我要像向日葵一样勇敢。
从那以后,我总会多留意这个沉默的孩子。
一个桂花飘香的午后,他怯生生地问:“老师,向日葵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会不会很孤单?”
我握着他的小手说:“它是在积攒力量,等待第二天太阳升起。你也是一朵正在积攒力量的小向日葵啊。”
慢慢地,小杨的周记越写越精彩。他笔下奶奶的向日葵田,满是对父母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期待。我在班上朗读了这篇周记,教室里响起了真诚的掌声。
我将文章投给少儿杂志。当样刊寄来,小杨兴奋地跑遍校园,眼中满是光芒。放学时,他塞给我纸条:“老师,我也要像向日葵,我也要让文字发光。”
去年教师节,我收到来自省城师范大学的包裹。里面是一幅水彩画——金黄的向日葵田里,一个穿校服的小男孩捧书而立。画纸背面写着:“您让我相信自己会发光,我要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
阳光落在杂志上。我忽然明白,教育最美的意义,莫过于守护每一颗向阳的童心,让它们在爱与信任的土壤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灿烂光芒。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