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丨远山的回响

  科教新报   2025-09-10 11:33:49

临湘市第九中学 周雪凤

我初到那所山村小学时,正值初秋。校舍是几间低矮的瓦房,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黄泥。孩子们在课间奔跑,尘土随着他们破旧的鞋底扬起。

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闯入了我的视线。他站在操场的边缘,衣服上沾着泥点,袖口磨得发亮。其他孩子像潮水般涌来涌去,却总是在他周围自动分开,形成一片无形的墙。旁人说他迟钝,家里没人管,在学校“不惹事就好”。

我第一次点名时,他愣愣地站着,直到旁边的同学推了他一把。“到!”他突然喊出声,惊飞麻雀,引来哄笑,他也跟着笑。

翻开他的作业本,几乎全是空白,只有封面上画着歪扭的太阳。当我问他“老师教你写名字好不好”,他眼底闪过光亮。

第二天的写字课上,我握住他粗短、带泥的小手,一笔一划教他。他身体僵硬,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他的名字,他也跟着念,声音里带着惊喜,仿佛第一次发现那两个字与自己有关。

渐渐地,我的桌前热闹起来,孩子们从围观到主动帮忙。“那一竖歪了!”小姑娘指出错误,在我的鼓励下,她接过笔耐心示范着:“要这样写,知道吗?”多米诺骨牌就此推倒,孩子们争当“小先生”,教他写字、数数。

奇迹发生在半个月后的一个早晨。那天,他穿着干净衣服,头发整齐。写字课上,他指着本子上的名字,清晰念出自己的名字,眼神亮晶晶地等我夸赞。“对!这就是你的名字!”我忍不住摸摸他的头。那一刻,周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孩子们比他还激动。

从那以后,他不再孤单。课间有人拉他玩弹珠,输了也耐心教他,放学总有同学陪他走到村口。

离开那天,他塞给我一张写满他名字的纸条,还有一行小字:谢谢老师。他指着同伴说:“他们教的。”那一刻,我的眼眶突然湿润了。原来,我教给他的是名字,而孩子们教给他的,是整个世界的善意。

多年过去,那个秋日教室的画面依然清晰:阳光穿过木窗,尘埃起舞,曾经被孤立的孩子坐在中间,周围环绕着热情的“小老师”。那些稚嫩的声音汇成一首奇妙的歌谣,穿过时光的长廊,在我心中回响。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