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师者|阳泽华:三尺讲台写忠诚 热血涓流映师魂

  大众卫生报   2025-09-10 09:26:33

记者 陈艳阳 袁小玉 通讯员 莫蓉

在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明亮的生理学课堂上,他手持模型,将人体循环系统的奥秘娓娓道来。然而他的奉献,早已超越了知识的边界——他累计无偿献血3万毫升,相当于将全身血液彻底更新近6次。这位将“热血”与“师魂”深刻交融的教师,正是生理学教师阳泽华。

讲台耕耘十八载,让生理学课堂“活”起来

作为从事生理学教学十八年的资深教师,阳泽华深知这门学科是医学专业的基石,却也因抽象难懂成为学生的“拦路虎”。他始终相信“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扎根”,因此格外重视将抽象的生理学原理与鲜活临床案例、日常保健常识紧密相连。他使用“案例导入+情境模拟”教学法,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可感。当讲解血压调节机制时,他不仅阐释原理,更会现场演示规范测量方法,让健康管理意识悄然融入学生心间。当讲解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时,他把细胞膜比为医院急诊室的分诊系统,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流动各有其道……。他常说:“基础医学是医者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教给同学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守护生命的第一块基石。”

阳泽华(图中)带领学生们参加康复治疗与护理技能大赛

阳泽华(左一)带领学生们参加临床技能竞赛

多重身份护成长,做学生的“引路人”

除了教师身份,阳泽华同时还担任了班主任、二级学院院长。“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灵魂。”这是他坚守的育人准则。在他看来,医学生不仅要专业过硬,更要心怀大爱。2008级学生小夏曾一度厌学,甚至萌生退学念头。阳泽华得知后,连续三个月每周与他谈心鼓励他,帮他分析厌学原因,并同他一起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激起了小夏起对医学的热爱。在他的鼓励下,小夏逐渐走出厌学阴影,如今已成为医院的骨干医生。这样的故事,在阳泽华的职业生涯中还有很多。

三万毫升热血情,诠释师者与医者担当

“我是生理学老师,更清楚血液对生命的意义。”这句话背后,是阳泽华坚持无偿献血的信念。从第一次捋起袖子献血至今,他累计献血75次,量达3万毫升,相当于6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每学期,他都会结合生理学知识讲解献血对人体代谢的影响:“适量献血不仅无害,还能促进造血功能,这是经科学证明的。”在他的直接影响下,累计有100多名学生参与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超40万毫升。

精准发力助升学,点亮学子深造梦

在担任班主任和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漫长岁月里,阳泽华敏锐地关注着学生们的成长需求与发展路径。他深知,专科学子同样怀揣着提升学历、追求更高医学殿堂的梦想。为了帮助有志于“专升本”的学生顺利跨越这道关键门槛,阳泽华深入研究历年专升本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梳理重点难点,将自身深厚的生理学功底转化为精准高效的辅导内容。办公桌旁,常能看到他与学生一起分析试卷、制定个性化复习计划的身影。他常说:“帮孩子们抓住深造的机会,就是帮他们打开更广阔的职业大门,为国家输送更高层次的人才,这意义重大。”在他的指导下,一批批原本对升学感到迷茫或信心不足的学生,专业成绩显著提升,成功叩开了本科院校的大门,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从教十八年以来,阳泽华像一座稳固的桥梁,引领着一批批年轻的医学生,从基础医学的此岸,坚定地迈向仁心仁术的彼岸。一位成功升入本科的毕业生在分享会上深情地说:“阳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生理指标,更赋予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温度。他言传身教的仁心,是我们职业生命里永不熄灭的灯火,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