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育才,向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9 18:50:4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育才 向韬
“家人们!东哥又来咯!”镜头前,身着一身洗的泛白旧军装的朱成东正麻利地冲泡莓茶,热腾腾的水汽混着他洪亮的嗓音在直播间炸开,“咱红岩村的马鞍溪莓茶,老战友喝了都说好!今天给家人们福利价,三罐立减50!”
这位操着乡音的“兵支书”可不简单。22年军旅生涯锻造的硬朗作风,全被他用在了乡村振兴上。18时,刚开完村务会的朱成东抹把脸就架起手机,身后的村委会办公室秒变直播间,墙上的“退伍不褪色”锦旗成了最硬核的背景板。
“老铁们看好了!”他抓起一把莓茶凑近镜头,“这莓茶上的白霜可不是霉,是珍贵的黄酮!”突然画面外传来鸡鸣声,朱成东咧嘴一笑:“听见没?咱们纯天然养殖场的土鸡都来给产品代言了!”
2017年,这位曾6次荣立三等功的中校军官,毅然辞去年薪20万的国企高管职位回到慈利县许家坊土家族乡红岩村。村民大会上他拍着胸脯保证:“部队培养我22年,现在该我报答乡亲们了!”
没有村部、没有集体产业……诸多问题像洋葱一样层层包裹着这个由两个村子合并来的新村。朱成东多次召集村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屋场会,开诚布公地分析红岩村的情况,挨家挨户征求意见建议,制定了乡村管理机制,结合村情提出了“村委会搭台,市场运作,产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农旅结合思路。在考察过养殖、种植、深加工等一系列产业后,村党支部决定带领村民种莓茶。
“技术要求不是特别高,采摘制作难度不大,并且采摘季节长,植物重新生长的周期短,关键是加工过程易上手。”村“两委”觉得合适,扭转土地、引进大户,莓茶种植面积很快达到500多亩。
产业发展起来了,销路的问题来了。为了帮助销售莓茶,他自掏腰包买设备学直播,把军旅作风带到田间地头——凌晨五点带着村民采摘茶叶,晚上熬夜研究直播话术。
朱成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第二战场”会是在手机屏幕里。直播间成了他的“新阵地”。每个工作日18点到20点,这位“村播达人”准时上线,镜头前摆着莓茶、土蜂蜜等十余种农产品。
很快,朱成东摸索出一套“直播兵法”:他组建的运营团队就像“参谋部”,负责选品策划;村里的合作社组成“后勤部”,保障货源品质;而他自己则是“前线指挥员”,在直播中实施精准“火力覆盖”。
不同于普通带货主播,他的解说总带着“军事术语”:“这款莓茶就像咱们特种兵,耐寒抗旱”“采摘季要像突击战一样把握黄金72小时”……独特的“军旅风”直播让他粉丝达到11万,单场直播最高吸引四五千人次观看。
在朱成东的手机相册里,保存着两张对比鲜明的照片:一张是2017年荒草丛生的坡地,另一张是如今层叠的莓茶梯田。现在,村里莓茶种植扩展到500亩,建起标准化加工厂,年销售额突破上百万元。
从莓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到葡萄采摘园,再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纷纷加入到村里农业项目中来。目前,红岩村已拥有5家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带动300多名村民稳定就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直播间突然闯入几个戴草帽的村民,端着刚采摘的葡萄往镜头前挤。朱成东顺势开启“乡村小剧场”:“二婶别急!下一个就介绍你家阳光玫瑰!老铁们看这葡萄粒,跟子弹似的饱满!”欢笑声中,下单提示音此起彼伏响起。
下播时已是星斗满天,朱成东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当年在部队保卫国家,现在带着乡亲们致富,都是光荣使命!”月光下,他那身旧军装上反光的纽扣明明灭灭,像极了直播间里跳动的点赞图标。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