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地头!林科大学子扎根炎陵,给天麻产业“开良方”

蒋诗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9 15:48:1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通讯员 曾曦瑶 龙芸 马润姿 陈乐菲 潘敏楠

“天麻烂在土里心疼啊!”“种苗选不对,一年白受累!”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山村里,天麻种植户们的急难愁盼,如今有了高校“智囊团”上门支招。

近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技联麻农,心连炎陵”暑期社会实践团,带着专业技术钻进鹿原镇、船形乡的天麻种植基地,把“科技小院”搬到田间地头,用青春力量给炎陵天麻产业“强筋健骨”。

你问我答解难题

座谈会开成“农技门诊”

团队首站来到了鹿原镇、船形乡同睦村,召开天麻种植产业专题座谈会,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

“怎么分辨优质种苗?”“哪里找靠谱销售渠道?”“病虫害怎么防治?”……面对农户们抛出的“高频问题”,团队成员结合实践经验一一拆解,并系统讲解天麻产业市场前景、种植技术、产业链延伸及政策扶持。

实践团在同睦村开展天麻种植专题座谈会

角落里,领队吴小旋老师带着学生,把农户们提到的菌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瓶颈一条条记在笔记本上,让课堂知识精准对接田间需求。

仪器测土、现场教学

田间地头秒变“实验室”

纸上知识要落地,田间勘察是关键。座谈会后,团队成员来到鹿原镇缘康高山天麻种植基地。

“大家看,左边是传统方法种植的,右边是无土栽培出来的,对比是不是很明显?”基地里,实践团成员现场演示天麻室内无土栽培新技术,通过区块对比观摩、关键环节互动,让农户直观掌握规范化种植流程。

实践团在种植田进行土壤检测

另一块种植田里,指导老师唐涛正手持仪器,细致地检测着菌床湿度、土壤酸碱度,观察块茎生长状况,全面掌握土壤成分、气候特征等关键环境因素,并针对菌种培育、水肥管理等具体问题提供科学指导,切实解决种植痛点。团队成员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向农户讲解种植环境的核心影响因素,为技术指导积累第一手资料。

针对当地农户反映强烈的“天麻易腐烂”问题,实践团在船形乡同睦村开展专项指导。在田间地头,实践团通过检查种植环境、分析病害样本,精准找出“土壤透气性不足”“菌种活力偏低”等症结。成员们蹲在田埂边,向农户演示具体改进方法,随后又带领农户到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将菌种培育、日常管护等技术要点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

产学融合搭“桥梁”

把论文写在田埂上

此次活动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组织,旨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实践团“流动的科技小院”为载体,精准对接“种子好但缺技术”的产业痛点,用专业知识为炎陵天麻产业“把脉开方”。

从山林间的实地勘察到座谈会上的技术分享,从室内基地的模式展示到田间地头的现场教学,科技小院扎根乡村、服务三农的战略理念始终贯穿其中这样的实践就像一座打通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吴小旋说。

“在对天麻种植田实地调研以及与种植户进行交流后,我们深刻感受到技术的滞后与断层正成为制约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瓶颈,如何克服温度对于天麻生长的限制,是亟待我们攻克的难题。”唐杜涔同学说。

把论文写进山林,将技术送到地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子努力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以挺膺青春的担当,为炎陵天麻产业“把脉开方”,在乡村振兴一线展现出高校的担当与作为。

实践团在同睦村与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责编:蒋诗雨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