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苏芬 张秦 王智民 龙琳 靖州融媒体中心 2025-09-09 09:57:2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9日讯(通讯员 钦苏芬 张秦 王智民 龙琳)近日,2025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暨“四十八寨”岩湾赶歌场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在大堡子镇岩湾村举行,湘黔两省群众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民族文化盛宴。
▲拦门酒(钦苏芬 摄)
▲赶歌场队伍入场(钦苏芬 摄)
▲热闹的岩湾百年歌场(钦苏芬 摄)
▲前来参加赶歌场的队伍(钦苏芬 摄)
▲赶歌场现场(钦苏芬 摄)
▲赶歌场现场(钦苏芬 摄)
▲赶歌场现场(钦苏芬 摄)
“两省三县一家亲,苗侗人民心连心,今逢太平歌盛世,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传承。”活动开场,岩湾百年歌场门头处,身着民族服饰的村民唱着敬酒歌迎接宾客。踏入歌场,“四十八寨”赶歌场舞台表演精彩上演,山歌婉转悠扬,舞蹈灵动欢快,台下观众沉浸其中。
“这些节目太精彩了,每一个都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塘款村村民杨丽梅称赞道。
▲浑水摸鱼鸭现场(钦苏芬 摄)
▲浑水摸鱼鸭现场(钦苏芬 摄)
▲篮球友谊赛现场(钦苏芬 摄)
▲拔河比赛现场(钦苏芬 摄)
同步开展的还有少数民族趣味运动会。农田里,浑水摸鱼鸭大赛笑声不断;篮球场上,拔河、挑粮、抢南瓜比赛及篮球友谊赛轮番进行,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勇争先。
“趣味运动会让我们聚在一起,玩得特别开心,还能增进彼此感情,特别有意义。”三江村村民吴谋忠笑着说。
▲对歌、侃堂子现场(钦苏芬 摄)
▲对歌、侃堂子现场(钦苏芬 摄)
歌场内外,对歌、侃堂子活动同样火热。岩湾村后龙山的山头、歌场楼下,村民们自发围坐成圈,你唱我和、以歌传情。
“对歌、侃堂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传承民族文化,还能拉近大家的距离、增进感情。”岩湾村村民吴柄伶表示。
岩湾民族文化长廊内,两省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格外吸睛。造型精巧的雕花蜜饯、口感软糯的茯苓糕、独具匠心的竹编作品、香气四溢的黄精茶……各类非遗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我从镇远特意过来,听到了美妙的芦笙,吃到了好吃的茯苓糕,感觉岩湾村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镇远游客吴心愿开心地分享道。
▲现场品尝茯苓糕(钦苏芬 摄)
夜幕降临,岩湾百年歌场燃起熊熊篝火,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歌声与笑声在夜色中回荡。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湘黔接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搭建起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既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精神动能,让多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大堡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何鹏飞表示。
责编:黄巍
一审:黄巍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靖州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