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岩山镇:秸秆还田“沃土生金”助农护生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9 09:11:2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曾钰琪 实习生  杨湘玲

秋收时节,洞口县岩山镇稻谷归仓,秸秆处理呈现新景象。加装了粉碎装置的收割机正穿梭田垄间,收稻、碎秆、还田一气呵成,不见焚烧烟雾,只让秸秆化沃土。这是当地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守护乡村生态的生动实践。

“以前收完稻子,秸秆要么一把火烧了,要么堆在田边烂着,污染空气又占地方。现在机器一跑,稻穗收了、秸秆也变肥料,省时又环保!”9月初,农机手傅光宏驾驶着改装后的收割机,不到1小时便完成了3亩稻田的收割与秸秆还田。他笑着说,如今种粮户不仅不用愁秸秆处理,每亩还能拿20元补贴,“算下来,既省了化肥钱,又多了一笔收入”。

秸秆处理曾是岩山镇农业生产的“老大难”。以往部分农户图省事露天焚烧,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还存在火灾隐患。今年以来,该镇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生态环保工作的突破口,锚定“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以岩山村为试点,重点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积极对接县农机部门,为收割机加装秸秆粉碎设施,实现收割、粉碎、还田“一条龙”作业,现已覆盖岩山村及周边村5000余亩稻田。

为了让技术落地见效,岩山镇多管齐下强化技术指导与宣传引导。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定期上门解决土壤腐熟、农机操作等问题,邀请专家通过现场演示、集中培训等方式普及秸秆还田技术要点与生态效益,累计开展培训10场,覆盖农户800余人次。同时,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巡逻车等循环播报秸秆还田的生态益处与经济价值,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进村入户发放倡议书1200余份,全方位、多角度向农户普及科学知识,切实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和科学种植理念。

农户口碑见证实效。“你看这刚翻耕的地,全是松散的土块,往后播种、施肥都方便,这秸秆还田真见效果!”岩山村种粮大户傅祥生流转了700多亩土地,今年全部采用机械化秸秆还田,他扒开田垄表层土壤,指着下面的细碎秸秆说:“有这些养料在,接下来种油菜肯定长得好,我们心里都有底了。”

如今的岩山镇,秸秆焚烧现象大幅减少,田间地头天蓝、土净、空气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多做探索,结合本地农业生产需求拓展更多实用途径,让秸秆还田真正实现‘沃土生金’,既护好生态底色,又鼓起农户钱袋子。”岩山镇党委书记刘程说。

责编:戴鹏

一审:戴鹏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