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霞 王振亚 湖南日报 2025-09-08 19:19:1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霞 王振亚
“感谢政府,感谢记者同志,孩子已经顺利报了名,上学了。”9月2日上午,涟源市石马山街道,60多岁的谢奶奶一扫往日愁容,言语间满是感激。刚刚办好的户口簿上,6岁姐姐和5岁妹妹的信息清晰可见。这张户口簿,不仅解了老人的“心头急”,更托起了孩子的求学希望。
故事要从半个月前的那通求助电话说起:涟源市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给本报湘问频道来电,该中心在困境儿童入户排查时发现,有对姐妹迟迟未能落户——姐姐2019年出生、妹妹2020年出生,均为未婚生育;妹妹出生不久,父亲刘某因犯罪入狱,现服刑于湖南省网岭监狱;母亲离家失联,姐妹俩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眼看到了上学年龄,姐姐因“无户口”无法报名入学,一家人急得团团转。
“想给孩子上户口,可手续不全办不了;孩子没户口,医保政策也享受不了……”谢奶奶抹着眼泪说,她和老伴都患有高血压、关节炎,常年离不开药,“一想到孩子上不了学,我和老伴整夜整夜睡不着。”
了解到这一情况,记者迅速联系涟源市公安局与湖南省网岭监狱。两单位当即表态:“孩子入学不能等,一定全力配合解决!”但新的难题很快出现:根据户籍政策,非婚生子女落户需提供亲子鉴定证明。然而,服刑人员的采血流程有着严格规定,且数千元的鉴定费用,对老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能让费用和流程拦住孩子的上学路!”记者随即拨通湖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电话,并欣喜获知,省司法厅与省公安厅曾联合出台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亲子鉴定工作保障机制,对家庭困难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在该处的协调对接下,株洲市中心医院司法鉴定中心当即决定,为姐妹俩提供公益援助,免除全部司法鉴定费用。
8月23日,一场跨越两地的“爱心接力”正式开启。上午,记者陪同涟源市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市公安局石马山派出所民辅警,带着姐妹俩和谢奶奶赶到株洲市中心医院亲子鉴定中心。从资料核验、受理到采血取样,鉴定中心全程录音录像,确保每个环节严格依规,结果合法有效。当日下午,一行人又马不停蹄赶赴网岭监狱。经严格审批后,民辅警、鉴定中心司法鉴定人分别仔细核对刘某身份并完成问话笔录。在多方见证下,亲子鉴定所需样本全部采集完成。
8月27日,株洲市中心医院司法鉴定中心完成亲子鉴定并正式出具报告,确定两姐妹与刘某之间均存在亲生血缘关系。收到纸质亲子鉴定报告后,娄底市、涟源市两级公安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依法、快速为姐妹俩办理了户籍登记手续。
得知孩子已上户并顺利入学后,刘某写来感谢信:“这件事在我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波澜,我一定积极改造,回归社会后为他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做一个向上的、有正能量的人。”
责编:罗霞
一审:罗霞
二审:王文隆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