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9-08 15:25:09
记者 蔡水潇 通讯员 李莉 李丽君
“人无骨不立,骨无节不活”。骨骼与关节是生命活动的“支架”。在湘南大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便是这份“支撑”的守护者。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创时的艰难探索,到如今跻身国家临床重点培育专科,这支团队以30余年深耕,破解骨病难题,托举患者希望,成为区域骨科诊疗的“标杆力量”。
溯源深耕:从蹒跚起步到行业标杆
作为湘南地区较早开展骨科诊疗的科室之一,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团队从基础创伤救治起步,在设备有限、经验匮乏的条件下,逐步积累临床经验,形成覆盖创伤、关节、脊柱等领域的诊疗能力。历经30余年迭代,科室从单一病区发展为涵盖骨一、骨二、脊柱外科三大病区,开放病床185张,年住院患者近3000人次,年完成手术超2200台,用硬核数据诠释着国家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的担当。
如今,科室已构建“五大亚专科协同发展”格局——关节外科、创伤外科、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显微手足外科各展所长,先后获评湖南省膝骨关节炎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教育部关节镜培训基地,郴州市运动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亦挂靠于此。“我们始终以‘做精专科、服务百姓’为目标,成熟手术要做成精品,新技术要做到极致。”骨科学科带头人雷昌斌博士的话,道出了科室发展的核心初心。
骨一科:锚定“关节精准诊疗”,高龄疑难双突破
骨一科以“关节疾病全周期管理”为核心特色,依托湖南省膝骨关节炎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构建“预防评估-微创治疗-快速康复-长期随访”诊疗链条,在高龄关节置换、复杂关节疾病诊治领域优势显著。科室年完成髋、膝关节置换超300台,远超区域平均水平;手术切口从15~16厘米缩至7~8厘米,肌肉保护技术降低术后疼痛,单髁置换患者术后当天可下地,全髋、全膝置换患者次日能扶拐行走,康复效率提升50%,实现“微创+快速康复”突破。
(唐新文正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2024年,科室主任唐新文带领团队完成郴州市首例反肩置换手术。患者因重度肩袖损伤合并肩关节骨性关节炎,肩袖功能丧失,辗转长沙求医被拒。手术中,团队用“假体球窝颠倒技术”,借三角肌代偿肩袖功能,精准植入假体。术后1周患者肩痛缓解,感慨“在家门口就治好,不用奔波了”,该手术填补区域复杂肩关节疾病治疗空白。
2025年,科室再添突破:为101岁股骨颈骨折患者联合麻醉科、呼吸科MDT评估,40分钟微创完成髋关节植入,术后次日老人扶拐下地,10天出院,刷新区域高龄康复纪录。
骨二科:主攻“创伤急救+运动医学”,生死竞速守肢体
聚焦“严重创伤急救”与“运动损伤微创修复”核心方向,骨二科凭借创伤急救信息化系统、显微镜下精细操作技术,及与急诊科、检验科、手术室的高效协同,成为湘南地区重大创伤救治“主力军”。
(李杨组织科室专家开展病例讨论)
2023年11月资兴连环车祸中,主任李杨率团队展现高效应急能力。两名患者病情危重:一名双上肢开放性骨折合并左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如不及时减压恐致小腿坏死,另一名左小腿离断伴失血性休克,已是意识模糊。团队启动急救预案,患者到院后10分钟抽血检验、20分钟完成全身影像检查、30分钟进手术室、34分钟紧急输血,经整夜手术助患者脱离危险。后续3个月,为每人开展6次手术,其中1次游离皮瓣移植术持续12小时,最终成功保肢,助患者重新站立。
作为郴州市医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市卫健委运动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依托科室,其关节镜微创技术区域领先,拥有3台关节镜设备,年手术量居郴州首位,在膝关节半月板修复、交叉韧带重建等领域技术成熟。
脊柱外科:专注“脊柱微创诊疗”,毫米之间护脊梁
脊柱外科以“脊柱疾病微创化治疗”为核心方向,作为独立亚专科,形成“颈椎-胸椎-腰椎全节段覆盖”“微创+开放双路径诊疗”特色,在高龄脊柱骨折微创治疗、脊柱结核/肿瘤诊治、术后翻修等领域实力突出。科室熟练开展颈椎Key-hole手术、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切口仅0.7厘米)等微创术式,显微镜下颈椎减压术已助15例患者康复,CMI达2.31,位列全省前列。
(王炯正在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
2022年,103岁老兵摔倒致腰椎骨折,家属因高龄担忧手术风险,辗转求医被拒。科室主任王炯和团队评估后认为“长期卧床并发症风险更高”,20分钟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次日老人即可翻身,3天能在指导下活动,家属感慨“没想到这么大年纪手术还恢复这么快”。
2024年,王炯团队为被误诊半年的71岁奶奶解忧。奶奶因颈肩麻木、握不稳筷子,曾被当作“肩周炎”治疗,症状加重。王炯通过体格检查与MRI确诊颈椎椎管内结核,先开展2周强化抗结核治疗,再用显微镜技术取其自身髂骨重建椎体,术后10天奶奶症状消失。
匠心传承:从团队建设到学科高地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以“传帮带”培育人才梯队,85名成员中博士、硕士占比近30%,40岁以下青年骨干超六成,拥有省“荷尖”人才、省225人才各1人及5名研究生导师,14名副高以上专家各有所长。
(骨科全体合影)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我们既要‘走出去学’,也要‘请进来教’。”雷昌斌博士介绍,科室建立了常态化进修机制,每年选派多名医生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北医三院、湘雅医院等国内外高水平医院学习前沿技术;定期邀请香港、广州等地知名专家来院讲学,传授关节镜、脊柱微创等新技术;每年主办1~2次省级学术会议,2024年会议吸引500余名医护人员参会,推动区域骨科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同时,科室科研教学成果丰硕,近三年主持省级以上科研立项12个,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获5项专利;参与编写国家卫健委规划教材,培养住培生24名,指导学生获全国赛事奖项;作为卫健委微创及关节镜培训中心,年培养数十名骨科人才,实现“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到国家临床重点培育专科,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始终以“立骨为信”为初心。未来将推动亚专科精细化,深化3D打印等技术应用,加强老年骨科科普,完善创伤急救网络,在新时代的医者道路上续写责任与担当。
责编:许建
一审:许建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