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 2025-09-06 19:41:47
刚刚过去的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一些企业、工厂向公众开放部分区域,工厂车间从幕后走向台前,变身热门打卡地,游客可以近距离参观生产流程……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达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工厂游凭啥火出圈?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A: 在巧克力工厂,可亲眼目睹一粒粒可可豆如何一步步变成香甜丝滑的巧克力,还能亲手制作;在啤酒工厂,参观完现代化生产线,畅饮一杯新鲜出炉的原浆啤酒,别提有多惬意了;在汽车工厂,戴上增强现实眼镜,沉浸式感受组装过程,几百个机器人同时作业让人大开眼界;等等。这些可看、可玩、可吃的体验,满足了消费者的求知、社交、互动等需求。
A: 去工厂旅游巧妙避开了传统旅游业的痛点。不少传统旅游项目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体验。工厂游互动和参与更多,不仅能上手操作,还能吃着喝着再带点回去,游客在这里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与传统旅游相比,工厂游门票性价比超高。比如,一大两小总计25元的门票,参观半天不说,进门出门还非得每人赠送几瓶饮料才放你走;网上预约免费参观,且全程都有香喷喷的牛奶供应。这样的工厂游物超所值,也不受季节、天气限制,怎能不让人直呼“真香”。
A: 因为工厂变了。在智能化浪潮下,工厂告别“脏乱差”的旧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产场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实时监控的电子大屏、智能协作的机器人,这些观赏性与科技感十足的先进元素,不仅让游客惊叹,也直观展示了中国制造从人力密集到创新驱动的华丽转型,让大众触摸到“中国智造”的脉搏。
A: 今年2月,北京发布《北京市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新培育5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个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和一批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试点示范基地,上海、深圳等地也发布一系列推动工业旅游的政策。
A: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旅游产值约占旅游总产值的10%—15%,而中国目前的市场占比不足5%,工业旅游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责编:刘家璇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经济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