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传统文化·东渡记⑥丨潇湘会客厅文化专场PPT的片头——大阪世博会湖南活动周“湖湘传统文化专场”纪实

张京华     2025-09-06 19:32:13

【开栏的话】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湖南活动周,于8月6日至8日在日本大阪举行。湘南学院周敦颐研究院院长张京华教授,作为摩崖石刻文化研究的权威专家,在湖湘文化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受邀参加此次文化推介交流活动。新湖南客户端郴州频道与湘南学院交流合作,特开辟《湖湘传统文化·东渡记》专题,拟从张京华教授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此次东渡日本、向世界讲述“湖南故事”的前前后后。

————————————

张京华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博会的专题纪录片比世博会的现场还重要。所以我在《工作协议》中坚持规定“甲方负责潇湘会客厅·中日对话专场的相关摄录、宣传、报道工作”。

潇湘会客厅文化专场原本计划直播,后来改为录播,最后录播也不提,只看到剪辑的短视频。

金古堂先生在郴州便江

我想象中的潇湘会客厅文化专场PPT,会有一个视频的片头。

开头是一位儒林长者,身穿白色的儒服长衣,头上有冠,站立于船头。就像韩国儒林领袖金古堂先生在郴州便江上一样。此时无声。

韩国儒林在汝城濂溪书院

然后是潇湘的江面,下飞机贴近江面航拍出来的快速掠过的碧绿的水面,直到一处摩崖附近停住。就像秦耀华老师航拍的潇水上游和含晖岩那样。

此时响起古琴声,是南宋郭楚望的名曲《潇湘水云》。琴声清澈干净,就像张祐堃老师在蘋洲所演奏的那样。

这时再推出“潇湘会客厅·潇湘印象”主视觉,主视觉停顿几秒,古琴声持续几秒。然后主持人进场。

张祐堃、欧阳平彪等人在潇湘二水处

我需要一个片头,绿水和船的潇湘实景,儒林人物和摩崖外景的视觉效果。但是我自己并不会做。

《湘江胜景长卷》(永州、浯溪一段)

2018年我们把越南使者的彩色手绘《燕轺日程图》做成了《潇湘水路胜景长卷》。

2019年我们把永州摩崖石刻做成了专题片,时长28分钟。

这部专题片由8个摩崖石刻景地组成:含晖岩、阳华岩、朝阳岩、浯溪、淡岩、月岩、玉琯岩、月陂亭。

专题片有5个特殊元素:古地图、古版画、古籍引导,国学院师生人物衬托,传媒学院教师配音,无人机航拍,古琴配乐。

专题片脚本、编导是张京华,拍摄、后期制作是周平尚、秦耀华,配音是李超,参演人员有张京华、欧阳平彪、赵亮、刘思捷、邱玲、张阳、李燕、代亚林。

片头用《湘江胜景长卷》,原作长度10米,截取湘源灵渠斗门至永州府浯溪一段,长镜头。用含晖岩航拍,展现潇水上游江面、竹木、高崖、白石、摩崖石刻,长镜头。

由此展现摩崖石刻类型的最大特色——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同期配音和字幕:“湖广湘漓一线,自古为荆楚至岭南的水路通道,加以水石清秀,流寓者多,因此,国内现存古代摩崖石刻以湘南永州与桂北桂林最为密集。”风格古典、优雅、秀美、舒缓。

我的想象是这样的:先出江船,3秒无声。再出水面,古琴声起。然后跳出主视觉。”我在微信工作群里跟大家说,可惜“潇湘会客厅”现场只安排PPT,并不安排动态视频。

金古堂先生在周敦颐研究院讲《大学》

责编:刘家璇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