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6 10:06: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张雅婕
6月以来,株洲市渌口区龙潭镇创新推出“屋场夜‘潭’”活动,于农闲夏夜,来到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政策宣讲、难题破解、队伍锤炼、自治赋能为目标,月月有专场,场场有主题,徐徐铺开了一幅干群协同共建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政策宣讲“接地气”,乡音白话入人心
“大家骑车一定要戴头盔、拆雨棚,隔壁村的事故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训!”“镇上新华村10个组都约定了低额礼金标准,组民都遵守,既没负担又不失礼。”“电子鞭炮看我演示,没污染还热闹。”“屋场夜‘潭’”打破传统政策传达的“文件式”“会议式”模式,每期围绕村民建房、安全生产、移风易俗、秸秆禁烧、森林防火、未成年人保护等基层重点工作确定主题,用“乡音白话+身边案例+现场演示”让政策“活起来”。截至目前,“屋场夜‘潭’”已开展3期,覆盖5个村、发动群众参与500余人,实现“门口演一遍,胜过百张单”的宣讲效果,让政策理念真正走进群众心里。
难题破解“求实效”,清单闭环解民忧
“镇上收上去的房产证,啥时候能发下来?”“门口的垃圾箱好几天没清运了,哪个部门能管?”“家门口的电线杆看着要倒,能不能让人来看看?”这些村民“不愿多提却记挂心头”的琐碎事,在“屋场夜‘潭’”上成为干群沟通的重点。对于精准收集到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龙潭镇建立了“问题汇编、易事现答、难题交办、周内反馈”的闭环工作机制。目前各期“屋场夜‘潭’”共收集群众问题32个,其中13个现场答复,剩余19个在会后一周内完成交办并向群众反馈,真正做到“摸清身边事、解决心头忧”,让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率。
队伍锤炼“强筋骨”,青蓝结对促成长
作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部分年轻干部“怕下村、不敢说、缺经验”,针对这一痛点,“屋场夜‘潭’”搭建起“老带新、学真经、练本领”的实战平台,以“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开口能讲、有问即答”为目标,构建“培训听经验、到村上台讲、事后齐分享”的渐进式锻炼模式。年轻干部从“怕交流”到“敢开口”,从“说普通话”到“讲乡土话”,在与村民的面对面沟通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各期参与“屋场夜‘潭’”活动的人员中,90后领导及干部共42人,其中00后10人,不少年轻干部感慨:“以前觉得跟村民打交道难,真正去做了才发现,放下架子、说贴心话,工作就不难了。”
自治赋能“提热情”,群众争当“主人翁”
“屋场夜‘潭’”不仅是“听民意、解难题”的平台,更是“聚民智、促自治”的载体。活动开展以来,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显著提升,从“被动听”变为“主动说”:“村里闲置的小学太可惜了,能不能想办法利用起来?”“下次屋场会几时到我们村开?”大家主动关注本村发展痛点,围绕闲置资源利用、公共服务完善等议题集思广益,共同为家乡发展“想路子、出点子”,在议事决策中逐步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真正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民生活力。
责编:李永亮
一审:李永亮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