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蓉 沈可心 湖南日报 2025-09-05 21:17:39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蓉 见习记者 沈可心
开学季,湖南多所高校门口出现了一道“特殊风景”——每到用餐时间,数百份外卖铺满校门两侧,不少学生穿梭其中,弯腰寻觅自己的餐食。
这一幕被网友调侃为“外卖盛宴”,却也引发人们思考:为何学生宁愿在堆积如山的外卖中艰难寻餐,也不愿走进食堂?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学生为何偏爱外卖?
口味、时间与价格的多重考量
“食堂菜式辣味偏重,很多我吃不了,外卖反而选择更多。”来自河北的大三学生陈书晴是一名忠实的“外卖党”,她告诉记者,不同于食堂相对固定的菜谱,外卖平台提供来自天南地北的美食,更能满足年轻人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除了对口味的追求,时间成本也是学生们考量的重要因素。湖南科技大学大二学生章晓瑜算了一笔账:“中午下课后去食堂,排队打饭至少要20分钟,而点外卖可以提前下单,回到宿舍就能吃上饭,能多出半小时的休息时间。”采访中,许多学生反映课程安排紧凑,下课时间集中,导致食堂排队时间长。尤其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动动手指就能享受送餐上门的便利,使外卖更具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各大外卖平台促销力度的加大,价格已不再是阻碍学生选择的重要因素。“5元一杯奶茶、10元不到一份饭的现象很常见,”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许然表示,“现在平台优惠力度大,不用都觉得自己亏了。”虽然食堂价格相对较低,但外卖通过各种促销活动,实际花费与食堂差距并不大。
此外,校园布局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选择。许然补充道:“我们学校食堂大多在校本部,离宿舍区距离较远,除非课程很紧,一般大家都倾向于选择外卖或附近美食街。”这种“距离感”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也体现在学生对餐饮多样性和便捷性的心理需求上。
高校管理如何破局?
安全、设施与改革的多方探索
面对校门口日益严重的外卖堆积现象,各高校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效果参差不齐。
记者调查发现,出于安全与校内管理考虑,目前长沙高校普遍禁止外卖车辆入校。为解决存放问题,多数高校设置了外卖存放架或智能取餐柜,可容量明显不足。以许然所在宿舍区为例,仅前后门各放置两个外卖柜,格数不足200,用餐高峰时段捉襟见肘。一位外卖员告诉记者:“中午时段要送近50单,柜子根本不够用,只能放在地上。”
不少高校开始尝试疏导结合的管理方式。长沙理工大学研二学生乔初提到,学校与外卖平台合作,设置专用取餐通道,实行统一配送,减少外卖堆放。此外,学校还开发了食堂配送小程序,可直接将餐食送到宿舍楼下。
湖南科技大学在8月22日推出新规:要求外卖平台使用封闭四轮机动车配送,禁止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入校;配送人员需统一着装、持证上岗;同时在每个宿舍区域增设外卖柜。“目前有80组柜子1600个餐位,后续将增加到3000个格子。”该校基建后勤处副处长梁宏军介绍。
从食堂自身改革入手也是重要举措。梁宏军表示:“这学期在保证品质前提下,我们希望食堂适当让利,10元以上套餐降价不少于0.5元,降幅约5%。”他还补充,目前学校食堂已经引进如塔斯汀、袁记云饺等一批有正规资质的特色商家,以吸引学生用餐。许然也提及,湖南师范大学食堂推出了满减促销,并且还举行了“食堂用餐免费送冰棒”的活动。
随着新学期的深入,这场由外卖引发的校园“食事”还将继续。如何既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又维护好校园秩序,考验着高校管理者的智慧。
不止外卖,高校食堂也有不少美食
分享一下你最喜欢食堂哪道菜呢?
责编:沈可心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