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5 17:26:3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毓蓉
在人体精密的“生命工厂”中,肾脏是不知疲倦的“净化卫士”,默默维系着代谢平衡与健康基石。益阳医专附属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与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李霞,以专业为刃、温情为光,为肾病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驱散病痛阴霾,筑牢守护生命的屏障。
李霞在做手术。
2008年,就读大学的李霞因表现优异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坚守“以病人为中心”初心,在肾脏疾病诊疗领域深耕不辍,于医、教、研三线践行新时代党员医师的责任与担当。
微创破难题:打通透析患者“生命通道”
技术突破,是李霞服务患者的核心追求。2025年7月,她带领团队成功开展DSA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PTA) ,凭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精准定位,为12例透析患者化解血管通路危机。术后,患者张女士的血管震颤音从2级恢复至4级,她动情地说:“李主任不仅治好了我的血管狭窄,还反复叮嘱护理要点,现在透析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创新暖人心:“肾病护理包”里的健康密码
为让护理更贴患者需求,2025年李霞率先推行“床边工作制”,并创新设计“肾病护理暖心包”——内含刻度饮水杯、红黄绿三色低磷食谱卡,将专业医疗知识转化为“一看就懂、一用就会”的生活指南。“哪怕不识字,看颜色也知道该吃啥、少吃啥,这个包太实用了!”一位老年患者家属的评价,道出了服务创新的温度。
李霞带领团队为住院患者送温暖。
细节见真章:15分钟响应与“情绪预警”
秉持“技术为表,关怀为里”理念,李霞主导构建科室三级质控体系,依托智能护理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将设备故障响应时间压缩至15分钟,大幅提升诊疗效率。更贴心的是,她在系统中增设“患者情绪波动预警”功能:一次系统提示3床王阿姨情绪低落,李霞立即调整查房顺序,陪老人聊天后得知其担心孙子高考,经耐心疏导,老人重拾积极治疗的心态。
2025年3月世界肾脏日,李霞牵头开展公益义诊与入户随访,为200余位市民提供免费肾功能检查与健康宣教。走访独居慢性肾病患者时,她发现其冰箱堆满高磷食物,当即重新制定饮食方案,并联系社区营养师定期上门指导,用行动兑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承诺。
李霞在进行居家腹膜透析家庭随访。
口碑赢信任:“第一张处方是认真倾听”
“李医生的第一张处方,永远是认真倾听。”这是患者对李霞的一致评价。在血液净化中心,她默默记下每位患者的饮食偏好、家庭情况,一句“今天血压比上次稳多了”的鼓励,常成为患者坚持治疗的动力。2025年科室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达98.6%,较2024年提升12%。
“每次复诊,她都能准确说出我上次的检查指标,这种被记挂的感觉比吃药还有效。”一位狼疮肾炎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李霞用“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准则,诠释着党员医师的人文情怀。
传帮带育人:PDCA循环赋能基层医疗
作为科室带头人,李霞将人才与科研视为发展双引擎。她以“临床问题即科研课题”为导向,带领团队开展慢性肾脏病规范化管理研究,创新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优化护理流程,成果已在基层医院推广。2024年,她主讲《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课程,为200余名基层医师解读降压、降脂等临床难点,助力提升基层医疗能力。
人才培养中,李霞践行“思想引领、医学引路、生活知心”的导师职责:为年轻医生定制成长档案,定期组织病例研讨会,将复杂病例转化为生动教学案例。“李主任的查房笔记比教科书还详细,跟着她不仅学技术,更学怎么当有温度的医生。”年轻医师们的话,是对她最好的认可。
从2008年入党至今,李霞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肾脏疾病诊疗岗位上,用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情传递希望。2024年,李霞被益阳市卫健委授予“年度优秀医师”称号。2025年李霞主创的《“一针定因,精准治肾”》获得湖南省医学会科普作品大赛三等奖。李霞常说:“肾脏病房的灯光,照亮的不仅是仪器数据,更是患者的心灵。”这份对初心的坚守,让她成为患者心中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泉”守护者。
责编:宋姗姗
一审:张佳伟
二审:雷鸿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