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9-05 00:06:3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文科
当晨曦照亮永定区人民法院的大门时,拖欠货款5年的张某被成功控制。这场星夜奔袭的背后,是“法院+公安”临控机制的雷霆发力,更是司法机关为群众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定承诺。
20 万大米款:五年追讨的民生牵挂
五年来,承办法官张法官的办公桌上,始终放着这起案件的卷宗。他先后发起数十次财产查控,从银行账户追到不动产登记,从网络资金查到车辆信息,哪怕线索一次次中断,也从没有放弃。两次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又两次根据新线索恢复执行 —— 在法官心里,这不是简单的案件编号,而是胡某某期盼的眼神,是“民生无小事”最真切的注脚。
深夜线索来:智慧联动打破“人海困局”
8月27日22时,永定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屏幕突然亮起预警,永定分局阳湖坪派出所传来临控信息:张某出现在长沙某酒店!
放在过去,要锁定行踪,往往需要干警四处摸排、蹲点守候,耗时又费力。而如今,“法院+公安” 的信息共享通道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临控系统如同“千里眼”,一旦被执行人出现住宿、乘车等活动轨迹,信息便会第一时间同步。接到线索后,执行干警火速集结完毕,三辆警车向着300多公里外的长沙出发。
星夜奔袭路:刚柔并济的司法温度
执行干警抵达长沙后,与当地警方顺利对接。找到张某时,他瞬间没了往日的嚣张。
执行干警随即带着张某连夜返回,他们心里清楚,早一分钟将人带回,胡某某的欠款就多一分有着落的希望。返程路上,执行干警们既要时刻留意张某的状态,又要确保行车安全,直到清晨,车辆终于稳稳停在永定区法院门口。
面对讯问,张某仍嘴硬“没钱还”,法院当即依法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决定。拘留期间,承办法官张法官先后三次到拘留所与他谈心,一边摆事实、讲法律,告知其拒不执行可能涉嫌犯罪的严重后果;一边耐心倾听他的实际困难,积极联系胡某某协商还款方案。拘留室里,司法的力度与温度交织,渐渐动摇了张某的抵触心理。

机制护公正:执行攻坚永远 “不打烊”
翻开这起案件的执行台账,一组数据格外醒目:5年时间,20余次网络查控,100余项信息核查,8个账户冻结,4台车辆查封,10余次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执行干警的日夜坚守。
而此次追缉成功的关键,正是“临控”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转。通过法院与公安的无缝协作,信息互通、行动同步,以往“人难找、财难寻”的执行难题被逐一破解。“不是我们跑得有多快,而是机制让我们‘一抓一个准’。”执行干警笑着说。
如今,胡某某终于看到了拿回货款的希望。永定区法院将继续把这一联动机制做深做实,让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实实在在的保障。毕竟,司法为民的路上,执行攻坚永远“不打烊”。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