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出“橘井泉香”典故 领略湖湘中医药文化魅力

  湖南政协新闻网   2025-09-04 10:43:54

在中国医学史上,湖南自古有神农尝百草卒于茶乡、苏耽橘井泉香救百姓于瘟疫、医圣张仲景任太守坐堂行医、药王孙思邈龙山采药等典故,不仅承载着医祖、道医、医圣、药王等中医大家,又有堪称中国医学稀世壁玉之马王堆古医书,让湖湘中医药文化更加厚重。

2022年5月,省政府印发《湖南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湖湘中医药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建设炎帝陵、马王堆、仲景祠、药王殿、橘井泉、老司城等一批中医药文化地标。

富有浓郁湖湘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地标,是湖湘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依托现代化的方式和创新,成为展示湖湘中医药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通过AI绘出的“橘井泉香”典故,一起领略湖湘中医药文化魅力。

“橘井”与“杏林”“悬壶”一样,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那么“橘井”一词出自何处?与湖湘中医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橘井”讲的是西汉时期的道医——苏耽。

据刘向《列仙传·苏耽传》载,湖南古时瘟病横行,西汉文帝时期,有一位叫苏耽的道人,身怀绝技,喜爱神仙养生之术,人们称他为“苏仙”,他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苏耽嘱咐母亲:“明年天下会有一场大的瘟疫,用我们院子里的井水和橘树能够治疗。如果有人患病了,给他一升井水和一片橘叶,煎汤饮服,马上可以痊愈。”

第二年,果然如苏耽所言,天下瘟疫大行,苏耽的母亲便遵照儿子嘱咐,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施救众乡邻,救人无数。等瘟疫过后,人们就看到有一条龙从井里飞腾而起,直冲云霄,于是人们就认定蟠龙乃苏耽所化,以救万民。

从此,医学史上就有了“橘井泉香”的典故,后来“橘井”一词慢慢演化为中医药的代名词,为湖湘中医文化增添了传奇色彩。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据传,苏耽修道成仙所在地被后人改名为“苏仙岭”,位于郴州市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郴州市第一中学内的橘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

(坐落在郴州苏仙岭脚下的橘井泉香中医文化馆。欧阳常海摄

如今,“橘井泉香”不仅是中医文化的重要象征,还被用于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郴州市将“橘井泉香”作为中医药文化品牌,在苏仙岭下建设“橘井泉香中医文化馆”,让更多游客和市民了解“橘井泉香”的故事。此外,“橘井泉香”还被写入儿童启蒙读物和文学作品中,成为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责编:刘家璇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