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赛鸽千里归巢,靠的是什么“导航系统”?

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5-09-03 19:37:13

你是否听说过:一只赛鸽即使被带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域,也能穿越山河、准确无误地飞回自己的家。

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今日科普,为你解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曾巧

【知识多一点】

科学家发现,赛鸽之所以能不迷路,是因为它们天生具备一套“复合导航系统”。

首先,赛鸽自带“磁场导航仪”。

地球磁场并非处处均匀,不同地区的磁场强度、倾角都有细微差别。主流研究认为,赛鸽体内可能藏着特殊的“磁受体”,这一“磁受体”与内耳中的含铁细胞或视觉系统中的隐花色素密切相关。因此,赛鸽能敏锐捕捉磁场差异,就像捧着一张“全球磁场地图”,轻松确定自己和巢穴的相对位置,避免在飞行中偏离方向。

其次,赛鸽还会看太阳“脸色”行事。它们体内有精准的“生物钟”,能根据这个“时钟”校准太阳的虚拟位置,再结合太阳的运行轨迹判断方向,哪怕天公不作美,也能顺着正确的路线往家飞。

另外,赛鸽还是“景观记忆大师”。人类肉眼难以察觉的地理细节,比如某片区域的植被分布、地面颜色差异,在赛鸽眼里都是清晰的“路标”。它们会牢牢记住巢穴与放飞点之间的标志性景观,飞行时对照这些“记忆路标”,在复杂地形中找准归途。

还有科学家推测,赛鸽可能还会用“嗅觉导航”。它们对家园周边的气味有深刻的记忆,并能通过风中传来的气味梯度,慢慢靠近自己的归处。

正是这多重技能的叠加才构成了赛鸽千里归巢的终极导航密码。它们不需要地图,却堪称自然界中最令人叹服的天生导航家。

参考文字来源:科普时报

责编:李传新

一审:王铭俊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