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聋哑小伙用奋斗调制出属于自己的醇香饮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3 15:47:55

文/刘琼琼(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芙蓉区作协理事)

视频/曹盈盈

湘潭市岳塘区双拥中路的美食街上人声鼎沸,拐进一条小巷,一家叫“无声咖啡”的饮品店格外安静。今年27岁的黄禹尧在该店专注地调制着咖啡,他的手指在量杯与雪克杯间翻飞,动作娴熟如演奏家。店前的小黑板静静立着,手写体字迹工整而温柔,“我是聋人,您说话我听不见,请用笔谈,希望大家体谅我!”

顾客们举着手机打字或递上纸条,他便以微笑回应,再递上一杯杯沁着香气的咖啡。夜色里,他的世界虽无声,却因这份专注与热忱,绽放出比灯火更璀璨的光芒。

残酷命运为他按下“静音键”

1998年的盛夏,一场高烧如暴风雨般席卷了黄禹尧的童年。两岁的他从此坠入无声的深渊——听不见鸟鸣,听不见风语,甚至听不见自己最初对世界的咿呀。当同龄人用稚嫩的嗓音喊出“爸爸妈妈”时,他只能用懵懂的眼神,试图读懂父母眉间的忧虑。

5岁那年,父母将他送进湘潭市特殊教育学校。这所学校像一扇半掩的窗,让他第一次窥见了光的形状。在烘焙教室里,面粉的细腻触感、烤箱的温暖气息、糖霜的甜香,成了他与世界对话的新语言。

“他总爱把鼻子凑近面团,像在倾听什么。”特教老师回忆道,“后来我才明白,他是在用嗅觉感受发酵的节奏,用触觉丈量成功的距离。”

2024年8月,26岁的黄禹尧站在第五届全省残疾人岗位能手职业技能竞赛的领奖台上,捧着糕点制作二等奖的奖状。聚光灯下,他无法听见掌声,却从观众席上父母湿润的眼眶里,读懂了那份比声音更响亮的骄傲。

“原来,我的手也能‘说话’。”他在日记里写道,字迹工整得像刻下的誓言。

一封信的背后是一座城的温柔回应

时光回溯到2017年,黄禹尧代表特教学子给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写了一封信。信纸被折叠得整整齐齐,字迹里透着少年人的赤诚,“将来,我要开一家聋人餐饮店,让更多人尝我的手艺,也给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

这封信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城市的湖心。不久后,市长的回信翩然而至,“祝你茁壮成长,早日成才。”简短的文字,成了他此后岁月里最温暖的火种。

“那封信,是我对世界的第一次‘呐喊’。”多年后,黄禹尧通过手语翻译这样表达。从特教学校毕业后,他进入“默默吾声”无声餐厅工作。这里没有嘈杂的点单声,却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同事间默契的手势,以及他对未来的更多期许。

“我不想被当作‘需要照顾的人’,我想证明,我们也能创造价值。”他在小黑板上写下这句话,随即擦掉,又笑了笑——或许,行动比语言更有力。

从“吾声饮品”到夜市“顶流”

2021年5月,湘潭市河东火炬学校旁,一家名为“吾声饮品”的小店悄然开业。这是湘潭首家由听障人士主理的饮品店,招牌上的“吾声”二字,既是对“无声”的回应,也是对“有声”的渴望。

开业首日,黄禹尧在朋友圈写下,“奋斗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然而,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疫情反复、客源不稳、成本攀升,小店在坚持一年后,最终闭店。

那晚,父母做了一桌他爱吃的菜。父亲夹起一块排骨放到他碗里,轻声说,“儿子,摔倒了就爬起来,我们永远是你最硬的底牌。”黄禹尧不灰心丧气,选择“跑起来”,并应聘了多家饮品店,却因沟通障碍屡屡碰壁。“被拒绝的次数多了,反而更想证明自己。”他始终不服输。

2022年春,他发现湘潭的泰式奶茶市场几乎空白。这个发现像一道光,照亮了他的新方向。他两次去广东,只为在一家网红奶茶店当“无声学徒”。白天,他睁大眼睛观察师傅的手法;晚上,他对着视频反复练习,笔记本写满了手艺技巧和心得体会。

“别人学一遍,我就学十遍;别人靠听,我靠看和记。”他在手机上打出这句话,眼神里透着倔强。同年5月,他的“泰式奶茶”摊点在沿江风光带亮相。电动三轮车被装饰得温馨而治愈——车头挂着“泰式奶茶”的木牌,车身贴满手绘的奶茶图案,杯子上印着“湘潭”二字,像一张小小的城市名片。

起初,沟通障碍让点单变得缓慢。但黄禹尧的耐心和奶茶的品质,逐渐赢得了顾客的心。一位小朋友在纸条上画了个笑脸,写着,“哥哥的奶茶最好喝!”一位老顾客留言,“你的奋斗精神,比奶茶更甜。”

后来,他的摊点前常常排起长队。生意最好时,一晚能卖出200杯奶茶,营业额突破千元。2022年9月,他在湘潭岳塘区卫校后租下一家小店,将“泰吾声·泰式奶茶”从夜市搬进了固定门面。每天清晨,他早早到店准备食材;傍晚,他站在柜台后为顾客调制饮品。虽然听不见“谢谢”,但顾客竖起的大拇指和脸上的笑容,成了他最珍贵的“声音”。

2024年,他将泰式奶茶店升级为“无声咖啡”,开启新创业。“他们手捧咖啡时的笑容,就是我最好的‘听力’。”他在手机上打出这句话时,嘴角扬起温暖的弧度。

从“一个人”发展到“一群人”

黄禹尧的微信名始终是“奋斗”。这两个字,不仅是他对人生的注解,更是他对残疾人群体的承诺。

在“吾声饮品”时期,他就曾计划为残疾人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如今,他的咖啡店成了无声世界的“星光驿站”——店里陆陆续续来过50余名学徒,都是听障人士,他们跟着黄禹尧学习调饮和烘焙,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他教会我的不仅是手艺,更是如何面对生活。”聋人学徒小李用手语比画道。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开始尝试自主创业。2022年,黄禹尧在湖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调饮比赛三等奖,这项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残障群体潜能的证明。

“残障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起点。”他在获奖感言中用手语表达,台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虽然他听不见,却从观众湿润的眼眶里,读懂了那份共鸣。

无声世界里的“有声”未来

黄禹尧创业的每一次突围,都折射出社会对残障群体认知的进步:从“特殊照顾”到“平等就业”,从“慈善救助”到“价值创造”。

2022年,湘潭市推出“嗨够湘潭——点亮盛夏夜经济”政策,为像黄禹尧这样的创业者提供了机遇;而市场的选择,则用真金白银证明了残障劳动者的潜力。

在黄禹尧的店里,每一杯饮品都承载着双重意义:对顾客而言,是舒适可口的饮品;对社会而言,则是一个无声却有力的宣言——残障者同样可以成为生活的“调饮师”,用奋斗调制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虽然我听不见,但我的梦想,很响亮。”他在小黑板上写下这句话,转身又投入到调制咖啡的工作中。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