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战精神为炬,在基层沃土淬炼初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3 11:49:55

文 | 柳佩瑶

烽火岁月里,抗战精神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奋斗担当。如今,硝烟散尽,但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作为直面群众、贯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的基层干部,我们当继承抗战精神,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民生服务的第一线,用忠诚铸魂、以爱国践诺、靠实干建功,让初心在基层沃土中绽放时代光芒。

以“绝对忠诚”为魂,传承抗战精神,在基层坚守中锚定初心方向。回望抗战岁月,无数先烈用生命诠释“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历史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绝对忠诚”的内涵在不同时代闪耀着相同的光芒。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淬炼忠诚的“大熔炉”。对基层干部而言,于一线淬炼忠诚,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实践。社区工作者在一线坚守岗位,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扎根奉献,基层党员在化解纠纷中主动上前,他们用“党有号召、我必冲锋”的行动自觉,将忠诚信仰传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不竭动力。于基层一线淬炼忠诚,就是要把“听党话、跟党走”融入每一次政策宣讲、每一次矛盾调解、每一次民生服务,让信仰之光,在新时代基层实践中愈发闪亮。

以“家国情怀”为基,恪守为民之责,在服务群众中厚植初心底色。抗战精神的核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担当,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赤子之心。这份跨越时空的爱国情怀,始终是基层干部面对复杂矛盾、棘手难题时汲取力量的源泉。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政策落地的“堵点”在这里破解,群众诉求的“痛点”在这里回应,民生福祉的“温度”在这里传递。基层干部的每一次走访、每一次调解、每一次攻坚,都连着万家灯火的冷暖,关乎群众生活的成色。我们要把爱国情怀,融入为民服务的实事里;我们要传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家国担当”体现在每一次耐心倾听、每一次务实举措中;我们要永葆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将作风建设成果真正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

以“建功立业”为要,勇拓基层新局,在实干担当中淬炼初心成色。新时代的基层,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风险防范等重任在肩,每一项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面对产业发展的瓶颈,基层干部应主动牵头调研、引进技术,破解“增收难题”;面对基层治理的痛点,网格管理员要积极创新模式、联动资源,化解“矛盾疙瘩”。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面对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面对突发风险与挑战,基层干部尤须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敢于接“烫手山芋”,勇于挑“千斤重担”。要如同当年的战士一般,在基层实践中摸爬滚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打开局面,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推动落实,在基层工作中交出令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作者单位:醴陵市均楚镇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