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03 11:20:07
《科教新报》体育周刊版面
【一校一品】大山深处的中学田径队跑向了全国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曾玺凡 实习生 易晨茜
在8月27日结束的2025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慈利县第一中学的运动员们奋勇拼搏、全力以赴,共斩获5金2银1铜,勇夺高中组学校团体总分全国第二、高中女子团体总分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刷新了该校在国家级赛事上的纪录。
这支来自湘西大山深处的队伍,再次以耀眼的成绩,让更多人看到了他们多年来默默耕耘的奋斗历程。
慈利一中田径队的日常是从清晨六点半开始的。天还未全亮,运动员们已在“冠军教练”涂志勇的注视下开始热身。自1996年放弃公务员机会回到母校执教以来,涂志勇已在这片跑道边坚守了近三十年,他在这片“沟壑”中,凿出了一条通向“高山”的路。
为了学习先进的田径训练方法,涂志勇辗转长沙、上海甚至美国犹他州,用微薄工资买奖品激励学生,组织“土法比赛”和“邀请赛”提升实战能力。2017年,学生安世坤在百米赛道上实现突破,成绩从10.9秒提升至10.6秒,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次年,他包揽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100米、200米双冠,被北京大学法学系录取。
这样的故事在慈利一中不断重演。从最初在省级比赛中“一分未取”,到如今成为全国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培养出唐涛、董书琴等世界冠军,以及多名全国冠军和清北学子,学校还获得单独组队参加全国赛的资格,在全国县级中学中凤毛麟角。涂志勇也因其卓越成就,被湖南省教育厅连续三届聘为省队教练,带队出征全国大赛。
成绩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学校力量训练室面积不足30平方米,器材多是20世纪90年代留下的,被摸得黝黑发亮。涂志勇常说:“山没塌,照常训练;山塌了,那就绕后山跑。”正是这种信念,支撑他和队员从极端艰苦中一步步走出来。2002年省第九届运动会,他带领6名学生一举夺得5块金牌。
在慈利一中,涂志勇既是教练,也扮演营养师、人生导师甚至父亲的角色。他常从工资中省出钱来资助贫困运动员,改善他们的营养。他曾因训练错过孩子出生,却从未缺席学生的成长。很多学生毕业后仍与他保持联系,甚至在他面前长跪谢恩。
“打补丁的跑道上也能跑出世界冠军。”涂志勇用热爱与执着改写了小城体育教育的“不可能”,也让慈利一中田径队成为张家界除山水之外又一张闪亮名片。如今,这支队伍依然在清晨俯身、起跑,一次又一次,向着更大的赛场进发。
【体教资讯】湖南体育中考即将“升级”
根据近日湖南省教育厅正式印发的《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总体方案(试行)》,从2026年起,湖南的体育中考分值将提高,可供考生选择测试项目将大幅增加,同时还首次将初三学生平时体育测试成绩计入中考。
根据《方案》,体育中考测试项目增加至14项,涵盖了立定跳远、跳绳、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网球等选考项目,既丰富了体育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也扩大了学生选择的范围。随着项目的增加,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体育教学应试化现象。
为了解决体育中考的应试化问题,《方案》还在成绩认定上,明确各地可探索将初三年级学生在校日常标准化的测试成绩作为体育中考测试成绩,让学生有多次测试机会,缓解考试压力。
(来源:《湖南日报》)
衡南九中在全国射箭锦标赛中斩获佳绩
本报讯(通讯员 蒋媛竹 张东健)8月20日至27日,2025年全国射箭U16、U18锦标赛在长春奥林匹克体育馆顺利举行,来自全国96支代表队的721名运动员同场竞技。我省衡南九中代表队奋勇争先,表现出色,一举夺得4枚金牌、14枚银牌、2枚铜牌,总积分排名湖南省第一,全国第九。
衡南九中代表队是衡阳地区唯一参赛队伍,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所以县属中学身份独立组队参赛的学校。该校运动员沉着应战、顽强拼搏,展现出高超的竞技水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生动诠释了体育精神。
本次成绩的取得,是该校运动员、教练员长期刻苦训练、团结奋斗的结果,更是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体教融合结出的硕果,充分展现了近年来衡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湘鄂小将共赴篮球盛宴
本报讯(通讯员 刘静)近日,为期三天的桑植县“农村商业银行杯”青少年篮球邀请赛暨第二届力搏体育篮球友谊赛圆满收官。本次赛事汇聚了来自湖南及湖北省恩施市的49支青少年篮球队共386名运动员同场竞技,以篮球为纽带,推动湘鄂两地体育文化交流,掀起了一场充满活力与热情的篮球热潮。
比赛设U6至U10五个年龄组别,覆盖低龄至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小运动员。在三天紧张而有序的赛程中,小将们奋勇拼搏、默契配合,运球、传球、投篮等一系列技术动作有模有样,赛场上下喝彩不断。他们不仅展现出日益成熟的篮球技巧,更体现了团结协作、尊重对手、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据悉,此次赛事进一步推动了区域青少年篮球项目普及与水平提升,成为发掘基层篮球苗子、夯实篮球人才基础的重要一环。
【体教一线】操场上的语文课
花垣县吉卫民族小学 田琳
那天清晨,阳光正好,我抱着语文课本走进教室,笑眯眯地对孩子们说:“今天,咱们去操场上语文课。”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一双双小眼睛亮晶晶的,仿佛要去春游一般。
我们来到绿茵茵的操场,这节课要学习的是《跳水》这篇课文。我没有直接打开课本,而是先带着孩子们玩了一个“词语跳房子”的游戏。我用粉笔在地上画了好几个格子,每个格子里写着不同的动词:跑、跳、跃、攀、爬……孩子们需要边做动作边大声读出词语。小胖子波波一边蹦蹦跳跳一边喊“跳!跳!跳!”的模样,把大家都逗乐了。
热身过后,我们围坐在草坪上开始读课文。当读到“小男孩像猴子一样灵活地爬上了桅杆”时,我让几位同学现场表演这个场景。孩子们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力,有的模仿猴子抓耳挠腮,有的手脚并用地“攀爬”起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不仅记住了这个生动的比喻句,更真切地理解了“灵活”这个词的含义。
下课铃响起时,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女生婷婷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今天的语文课好像糖一样甜。”这句天真烂漫的话,让我感动良久。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操场上,给整个校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汗水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是他们努力的勋章。“老师,我们下次还能玩吗?”一个孩子拉着我的衣角,眼中满是不舍。
原来体教融合不是简单地在体育课上背古诗,也不是在语文课上做运动,而是要让知识在活动中自然生长。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既活动了身体,又激发了表达欲,更重要的是,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语文的活力和魅力。
责编:曾玺凡
一审:曾玺凡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