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书丨汪定炳:让青春在烈火中永生

  三湘都市报   2025-09-02 19:48:5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虢灿 整理 视频 何佳洁 项炜

17岁的少年远离家乡参军报国,几年里南征北战,抽空给家里写信,字里行间流露出抗日斗志和必胜决心,鼓励家人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位有着坚定革命信念的战士在被日寇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时只字不吐,直至丧心病狂的日军当着满城百姓的面将他活活烧死,他就是怀化芷江抗日烈士汪定炳,牺牲时年仅21岁。

汪定炳1920年生于湖南芷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常与同学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抗日。1938年3月,17岁的汪定炳和同学一起踏上报国之路。汪定炳被分配在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拼杀战场,一有空闲就给家里人写信。

汪定炳寄回的家书中,有报平安诉说自身近况的,也有对家人的挂念,还有一路目睹之惨状的描述,还有他对抗日、对革命的想法。信的末尾,往往有“跪禀”“谨叩”“谨禀”“谨呈”等字样,字里行间是对家人深深眷念。

汪定炳多次在写往湖南老家的家书中宣传革命道理,他在信中写道:“我们是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坚决地斗争着、生活着,我们需要更大的进步,中国大家需要拥护进步力量,更需要拥护中国共产党,中国才有希望,因为他们是中国极进步的力量”“你们的孙、儿为了改革这个旧社会,变为新的国家,新的社会,在这革命的队伍中将坚决英勇战斗,我将永远地跟着革命旗帜前进,我想这不但是我个人的光荣,也是祖先、家庭的光荣”……

1941年8月,汪定炳乔装进敌占区侦察敌情时不幸被捕。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最后被日寇用煤油浇身点火燃烧,壮烈牺牲,21岁的青春在烈火中永生。

汪定炳致祖母书原文

祖母大人:

自拜别到现在是农历九月了,慈爱的祖母的神圣诞生日又到了。今年的诞生日您的孙儿已在遥远的地方皖南,而不是在祖母怀抱中,实在很羞惭不能给您老大人庆祝。

为制止日本的进攻,为拯救中国成千成万的民众,为回答侵略者的疯狂进攻而走上与敌人算帐(账)的战场,这是祖母一定很高兴而很愿望的,现在我只有在工作与学习的加紧努力来作为纪念祖母七十高寿的纪念礼物。

……

我今天能在为民族解放,为造自由幸福的新中国的革命的部队里工作。这都是祖母及双亲的培养,我决不会忘记,很感谢对我的教育。

祝祖母万岁,叩万福金安。

——您的孙儿定炳谨叩 1938年9月19日安徽泾县

“00后”读家书

没能为祖母点寿烛的少年,用生命点亮更大的光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羊咪米

1938年秋,皖南的营地里,夜色沉静。18岁的汪定炳铺开纸,给远在芷江的祖母写一封贺寿信。

少年写得小心又郑重,“不能在您怀抱中庆生”的歉意,随即却又变得坚毅,“为救千万同胞走上战场,想必是祖母乐意看见的”。字里行间,藏着少年才有的稚嫩,也有超越年岁的担当。他说,“加紧工作与学习”才是送给祖母最好的寿礼。

年轻的他,心里装着家人,更装着整个民族。他在一封又一封家书里劝家人相信共产党,说那是“中国的希望”;哪怕亲眼见到日寇的烧杀与劫掠,依旧写下“永远跟着革命旗帜前进。”

信纸里藏起牵挂,却把信仰写得滚烫。三年后,侦察途中,汪定炳被捕,生命停在21岁。

他没能再为祖母点上一盏寿烛,却用生命点亮了更大的光。那些在烽火中写家书的战士,把思念化作守护万家灯火的力量,为无数家庭照亮黑夜。而那些信,静静躺在时光深处,仿佛仍在替他说着未竟的话。


责编:许利文

一审:虢灿

二审:黄娟

三审:彭治国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