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2 17:55:29
党旗引领风帆劲 乡村治理谱新篇
——慈利县杨柳铺乡探索“党建+”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曾凡银 黄婷
湘西北,张家界市慈利县杨柳铺乡,一片充满活力的热土。这里,877名党员如同旗帜,深深扎根在山水间,引领着乡亲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答卷。近年来,杨柳铺乡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和产业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组织强、产业兴、治理优、乡风美的振兴之路。
强基固本,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杨柳铺乡推进支部建设提质工程,调整优化了党支部设置,让战斗堡垒更强健。“两委”班子焕发新活力,整体实现年轻化,每个村都配备了35岁左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
2023年以来,实施“领头雁”培养计划,选拔“实干型”青年党员进入后备干部队伍,每年对农村党员、干部组织教育培训,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服务群众“零距离”。杨柳铺乡推行“五个到户”“邻长服务周”活动,以3-5户为“邻”,推选热心邻长。邻长们带头发展产业、联结农户,共商土地流转、分配管理事宜,“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生动治理格局蔚然成风。2024年,党员干部带头兴产业,组建17支党员务工队,组织中老年妇女就近就业,创收超1200万元,帮扶800余户家庭增收,“红色党旗引领产业发展”的品牌熠熠生辉。
减负增效,释放基层治理“新活力”
“报表少了,检查减了,职责清了,我们有更多时间下地头、进家门了!”对于“基层减负”杨柳铺乡的村干部们对“基层减负”深有感触。
2024年,杨柳铺乡大刀阔斧梳理村级事项,建立权责清单,厘清村级组织“责任田”。推进党建、综治、民政等网格“多网合一”,构建“片-组-邻”三长制网格化治理体系,治理触角直达末梢。同时,大力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让村干部从“表山文海”中解脱,轻装上阵服务乡村。
三治融合,织就乡村善治“和谐网”
自治增活力。三年来,全乡17个村(社区)三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开在屋场院坝,群众全程参与环境整治、“三资”管理等公共事务,真正当家作主。
法治强保障。依托“片-组-邻”链条,建立“党员中心户→村民小组→村级调解室→乡综治中心”四级矛盾调处机制,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成效斐然:2025年信访量较2024年下降58%,较2023年锐减81%,成功获评“张家界市文明村镇”“张家界市信访工作示范乡镇”。法治文化广场、长廊遍布各村,“法律进村”全覆盖,村级法律顾问、调解室与“县-乡-村”三级法律援助体系为村民排忧解难。乡综治中心领导干部每日坐班接访,引导群众依法维权、按章办事。
德治润民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挖乡贤、道德模范资源,评选“文明家庭”“好邻居”,实施“党员先锋工程”,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田”。志愿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和道德教育,涵养文明乡风,为自治法治厚植精神沃土。
产业兴旺,点燃强村富民“强引擎”
田野孕育希望。杨柳铺乡聚焦“粮烟果蔬”,打造了张家界市首个“粮烟综合体”试点,创新“烟稻连作”“烟豆轮作”“烟菜轮作”模式,打响富硒晚稻米品牌。乡村干部外出取经,引进外地烟农示范带动。
2024年建成杨柳铺烟叶服务中心(含烤房100栋、仓库、综合办公楼,屋顶铺设光伏发电板),集培训、育苗、烘烤、分级、收购等功能,为周边5个乡镇烟农提供烘烤和分级等专业化服务,并带动集镇服务业发展。
“水果之乡”香飘四方。聚力柑橘、藤梨、黄桃等优势产业,创立“硒有杨柳”区域公用品牌,统一筛选、包装,推动市场化、规模化。推广品种改良,举办“黄桃诗歌会”“柑橘推介会”,线上线下联动,直播吸引8万人次观看,销售万余斤。每年“走村观摩”培育全链条人才180人。
基础夯实产业壮。2024年再5000多万元完善设施,新建烤房150座、育苗大棚2座,修建机耕道、水渠3,扩建柑橘仓库。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推广“养殖+沼气+种植”循环模式,补贴农户建沼气池,助力“林下经济”。
截至目前,杨柳铺乡特色产业收入1亿3千万元,柑橘种植2万余亩,销售鲜果1亿余斤,收入9000余万元;烟叶种植2425亩,产烟5779担,产值920万元,较2023年翻番;2025年预计收购优质烟叶超万担。规模以上养殖户152家,年出栏超万头,产值3000万元;1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集体经济总收入283万元,村均收入突破16万元,成效显著;土地亩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比传统模式增收3000多元。
文化浸润,厚植乡风文明“软实力”
文化盛宴惠民生。仅2024年,杨柳铺乡精心烹制“文化大餐”,节庆盛典、文艺汇演、知识课堂、技能培训、公益电影轮番登场,惠及群众超8000人次。欢声笑语中,邻里情谊升温,文明新风荡漾。
阵地强基优服务。标准村级文化广场与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农民文艺队伍如雨后春笋,点燃自主创造热情。“村村响”广播全域覆盖,政策农技、应急通知精准入户,打通信息惠民“最后一公里”。
特色铸魂展新韵。修缮谭绍福烈士墓,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创新组建“威风鼓”“九子鞭”特色民俗队伍,为乡村文化注入澎湃活力。古韵新声交织,增强文化认同,涵养文明乡风深厚底蕴。
党旗所指,心之所向,行之所及。杨柳铺乡以高质量党建为笔,以广袤乡村为卷,绘就了一幅“产业多元、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的“杨柳铺实践”。
责编:高甜甜
一审:高甜甜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