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2 14:59:22
文|欧阳屹
伟大抗战精神铸就于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国上下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对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抗战精神以血肉铸魂,中国红以信仰承志。
从硝烟烽火中血染的旗帜到新时代奋斗的底色,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与中国红的象征意义深度融合,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中国红不仅是视觉符号,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
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这些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环境,通过无数革命先烈和中华儿女的不断接续奋斗和无私奉献而逐渐形成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中国红,是初心,是使命。
中国红,是国人身体里流淌的鲜红血液,是红色基因的生命元素,是人生最热烈的情感,是革命理想的希望,是烈火焚烧最炽热的温度,是夜空黑暗中最闪耀的指明灯。
中国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历史书写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红色经典。
断肠英雄陈树湘的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
时任师长、年仅29岁的陈树湘率领部队英勇顽强地与敌军进行殊死搏斗,在敌我战斗的紧要关头,他以悲壮的牺牲成功掩护了红军主力渡过湘江。他断肠明志的英勇事迹,深刻诠释了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精神,体现了红军将士的无限忠诚和担当,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谱写了一曲传奇的动人诗篇。
“半条被子”的故事诠释了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生动体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军民鱼水情。
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铭记革命英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红,是激情,是斗志。
中国红犹如红色火焰般灿烂,是激情和斗志的象征。每当街头巷尾都悬挂着鲜艳的国旗时,中国红在喧嚣的城市中显得格外热烈火红,让人心中充满奋发向上的激情和昂扬斗志。“八一”南昌起义,战士们所戴的“红领巾”、红袖章以及八一军旗,正是这些象征着革命胜利的中国红,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英勇奋斗、顽强拼搏,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并着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突破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性难题,创造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无不令人倍感振奋和自豪。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新时代新征程,每个中华儿女特别是青春洋溢的青年们当时不我待、奋发图强,努力把个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斗志,以热血沸腾干事创业的奋进激情,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红是生命,是力量。
党旗、国旗、国徽的红色,象征着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任凭时光打磨,岁月洗涤,从不褪色,永远是那样鲜艳明媚。
中国红,凝聚和铸就了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披荆斩棘、励精图治,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适应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从血雨腥风到光辉岁月,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小康,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向着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的生活努力奋斗,让国旗、党旗上的中国红更加光彩夺目。
一抹中国红,血染革命的风采,映红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汇聚了中华儿女团结拼搏的力量,为神州大地装点勃勃生机。我们要从中国红汲取奋进力量,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将青春热血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新时代接续奋斗,让中国红光耀中华,点亮世界!
中国红是信念,是希望。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历经沧桑岁月,其中多少坎坷曲折,多少辛酸血泪,多少苦难辉煌,都汇聚成那一抹永不褪色的中国红。那种鲜艳和光芒闪亮而坚定、深沉而勇敢。中国红,她穿过历史云烟却历久弥新,她历经时代风雨却毫不逊色,于星夜绽放,与烈日争辉。
一抹中国红给予我们莫大信念和希望,让我们经风雨长见识,让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红是中国革命的火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动力,是中华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活力所在,是中国人民最仰仗的中国力量、中国国色、中国气质、中国方案。
中国红是人民幸福的源泉,是民族复兴的希望。这信仰来源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
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搞好红色教育,将蕴藏于中国红的伟大抗战精神发扬光大,代代传下去。
责编:刘涛
一审:刘涛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