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2 11:10:14
作者: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王永红 何晨曦 易民升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先进装备制造专业群建设,通过先后建设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015)、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2018)、湖南省高水平专业群(2022),创新构建了“先进装备制造专业群‘五维四体’协同建设”模式,以其前瞻性、系统性和示范性,成为职教领域精准对接制造强国战略、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典范。该模式以“机制、定位、课程、师资、基地”五大维度为核心,深度融合“政行校企”四方主体,为湖南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开创了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新路径。
创新机制:“五维四体”,破解专业建设“深水区”
面对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对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突破传统专业建设模式,构建了“五维四体”协同推进体系。
机制共建促融合。学校建立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协作机制,紧密对接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依托全国电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需求同步对接,打造行业领先的特色专业群。先进装备制造专业群自2015年以来已经3次立项了湖南省相关专业群建设项目。
定位精准贴产业。深入产业市场调研,将专业链建在产业链上,专业能力对接岗位能力,精准定位专业群建设目标。专业群核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特色专业电梯工程技术均被教育部认定为骨干专业。
建设实践:“多措并举”,打造专业群建设“新范式”
课程重构显特色。按照学生成长规律和产业人才岗位技能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形成特色课程体系。同时构建"虚拟仿真+实景实训"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师资锻造强根基。通过外引内培、技能竞赛、政策鼓励等手段,加强“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名师工作室、企业导师、创新教学团队等师资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基地共建重实效。与龙头企业共建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实际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模块化建设,结合虚拟仿真技术,保障实训的前沿性与安全性。拥有教育部认定的机电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电梯工程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设成效:硕果累累,树立专业建设"金招牌"
人才培养质量优。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省级奖项2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认可度高,众多毕业生成为公司技术骨干。服务本地经济贡献突出,毕业生张少铭、张哲获评“邵阳市技术能手”和“宝庆工匠”。郭鹏、肖检冬等考回母校任教,其中郭鹏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师资团队实力强。自2015年立项省级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以来,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团队中有9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名湖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2个湖南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教师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30项。
专业品牌影响广。学校承办全国电梯行业高峰论坛、全国电梯行业技能竞赛及3次省级技能竞赛,重要活动被省级以上媒体广泛报道。近10所高职院校来校考察学习,建设模式在兄弟院校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辐射引领:深化融合,构建专业发展“生态圈”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五维四体”模式形成广泛示范辐射力,构建起专业发展新生态。
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向坦桑尼亚输出机电一体化8级职业标准1项,主持起草国家标准1项。专业建设达到国际水准。
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专业群建设模式为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化课程建设、虚拟仿真等技术进行数智赋能,使专业建设与时代发展同步。社会服务深度拓展,为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累计开展技能培训超2000人次。
“我们将持续深化‘政行校企’协同机制,推动专业建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服务’的双向赋能。”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五维”要素深度融合为核心,通过“四体”协同推进,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教育链、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全国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邵职方案”,正引领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编:郑丹枚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