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2 08:00:1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日讯(通讯员 肖叶飞、吴多梅、李蓓蓓)近日,邵东市农业领域捷报频传——邵阳市太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举斩获三项重要荣誉,不仅成为当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更折射出邵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玉竹、生猪“双擎驱动”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的强劲动能。
太阳农业的“荣誉清单”亮点纷呈:其一,公司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第866号公告公布的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名单,通过国家严格评估认证,标志着其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达到国家级标准;其二,员工王一凡在2024年湖南省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力压群雄夺得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生产技能赛项一等奖,展现了企业在养殖技能人才培养上的扎实成果;其三,作为邵东市22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的核心成员,公司规模化养殖率超90%,标准化生产水平持续领跑行业,为区域生猪产能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项荣誉的背后,是邵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种养循环、全链融合”发展模式的深厚积淀。作为“中国玉竹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市”,邵东依托2000余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和成熟的畜禽养殖体系,构建起以玉竹、生猪为核心的特色产业矩阵:玉竹种植面积达8.6万亩,年产量11.7万吨,加工量占全国75%,“邵东玉竹”作为地理标志产品远销东南亚10余国;生猪年出栏85万头,22个国家级产能调控基地撑起“绿色养殖”标杆,规模化养殖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在产业升级中,“绿色循环”成为破题关键。产业园创新构建“生猪养殖—粪污肥料化—玉竹种植—残渣饲料化”闭环模式:生猪粪污经处理后90%转化为有机肥,推动玉竹亩产提升10%-15%、多糖含量增加20%,化肥使用量减少55%;玉竹残渣发酵成生猪饲料添加剂,既降低抗生素使用,又提升猪肉品质,形成“以养肥地、以种促养”的良性循环。2024年,园区畜禽粪污利用率达97%,秸秆利用率90.3%,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循环农业试点市。
科技赋能与全链融合更让产业能级持续跃升。产业园与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建“产学研”联盟,建成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获发明专利30余项;智能切片机让玉竹加工效率提升100倍,数字化饲喂系统使生猪养殖效率提高30%,500余台(套)物联网设备实现种养全程可视化监管。玉竹产业开发出50余种深加工产品,加工产值达40.35亿元;生猪产业形成“育种—加工”完整链条,加工转化率达85%,“线上+线下”“国内+国际”营销网络覆盖全国80%县(市、区)。
产业兴旺的红利更精准惠及农户。通过“八种联农带农模式”,1.2万户农户签订玉竹种植订单,户均年增收1.8万元;1400名脱贫劳动力在养殖企业就业,人均月收入2600元。2024年,园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18.98万元,85%的农户通过“租金+薪金+股金”实现多元增收。 如今,太阳农业的“三喜临门”已成为邵东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注脚。
下一步,邵东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持续深化绿色循环模式,计划到2027年实现总产值120亿元、带动就业11万人,全力打造全国玉竹全产业链创新高地和生猪绿色养殖典范,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邵东经验”。
责编:郑丹枚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