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泷阩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1 17:16:22
彭泷阩
“我们为什么要阅兵?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九三阅兵集训动员现场,教官的发问直抵心灵,受阅官兵“永不忘!永不忘!永不忘!”的回答响彻云霄。训练场上扬起的尘土,仿佛与八十年前的烽火遥相呼应,这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历史的回望与精神的传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昭示深刻而清晰,遗忘意味着背叛。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从平型关传出捷报到百团大战显神威,中国人民用血肉筑起了保卫家国的长城。这段岁月必须铭记,这种精神必须弘扬。
鲁迅先生曾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份民魂,深植于“永不忘”的民族记忆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深刻的清醒剂。唯有铭记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道;唯有传承伟大精神,才能书写新的辉煌。我们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汲取历史的智慧;不是沉溺往事,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受阅官兵整装待发,即将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他们展示的不仅是国防装备的现代化成就,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气象,这种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从历史行至今天,从传承迈向创新,“永不忘”的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它体现在受阅官兵整齐坚定的步伐中,也流淌于每个平凡奋斗者的日常。这份力量,终将推动中国号巨轮穿越风浪,驶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责编:印奕帆
一审:印奕帆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