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秀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01 16:10:02
唐玲秀
“爸爸你看,这串葡萄鼓得要裂开啦!”妮妮踮着脚尖托着紫葡萄,指腹蹭掉了果粒上的晨露。爸爸走过来刚举着剪刀剪下这串葡萄,妮妮马上揪准一颗塞进嘴里——甜汁“啵”地在舌尖散开,妮妮眯着眼睛摇晃着脑袋:“呀,真好吃,比巧克力还甜!”
湘潭县云湖桥镇新联村的“爱心葡萄园”里,最近经常上演着这样的温馨场景。葡萄藤攀爬上架子搭起绿盈盈的凉棚,挡住了蒸腾的暑气,垂着的串串葡萄,紫的像揉碎的晚霞,青的透着晶莹的嫩玉色,叶缝漏下的阳光都带着丝丝甜香。孩子们举着小篮子在垄间跑闹,笑声清脆,大人们蹲在架下摘葡萄,指尖捏着饱满的果粒时,总忍不住先往嘴里塞一颗,甜津津的汁水刚咽下,眉梢就松快地扬起来。
成泉拄着拐杖,弓着腰在园里走,动作比常人慢半拍,每挪一步都要先稳住重心,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进泥土里,可他望着葡萄的眼睛亮得像淬了光。这位1971年出生的汉子,腿上还留着二十多年前的旧伤,却用17年的光阴,把5亩葡萄园浇成了“希望田”,也在命运砸下的坑里,种出了向上生长的藤。
一场意外,让日子摔进了泥里
2000年之前的成泉,是工地上能扛钢筋的汉子。那时他在新疆跟着工程队干,手掌磨着厚茧,腰杆挺得笔直——家里有妻有娃,他总想着多挣点,把日子过红火。可命运的玩笑来得猝不及防。一天施工时,他不慎从高处坠落,身体重重砸在地面上,当场失去了意识。
醒来时,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怎么也动不了。医生拿着诊断书叹气:“粉碎性骨折,神经损伤严重,以后怕是站不稳了。”这句话像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后来,他被确定为二级残疾,双脚彻底失去了控制,走路只能靠拐杖借力,曾经能轻松扛起的重物,如今连弯腰捡东西都要费半天劲。更让他心凉的是,拿到7万多赔偿款后没多久,妻子留下一句“日子过不下去了”,便离开了。空荡荡的家里,拐杖靠在墙角,发出沉闷的声响。
有段时间,他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那时的他,连抬头看人的力气都没有,生活像一块巨石压在肩头,压得他喘不过气。好在他出身贫苦农家,早已磨炼出能吃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服输的性格,通过积极锻炼,身体慢慢恢复,他咬着牙练站,摔倒了又爬起来,反反复复地坚持,从开始的坐轮椅到持两根拐杖走路,再到能持一根拐杖慢慢走,用了两年多时间,掌心被拐杖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不肯认输,摔了就再爬起来
身体稍好些,骨子里的韧劲就冒了芽。他摸着口袋里剩下的钱,知道不能就这么耗着——得活着,还得活得像个样子。最初他抓了二百只鸭子养在塘边,天不亮就拄着拐杖去割水草,可鸭子娇气,一场暴雨淋过就病了大半,最后没赚到钱,还赔了买鸭苗的钱。后来他买了辆残疾人三轮车送客,可路不好走,他腿使不上劲,好几次差点翻进沟里;他又试着做饲料生意,最后也不了了之。
直到看见邻居养猪赚钱,成泉再次动了心思。他把家里的旧猪圈收拾出来,用仅剩的积蓄买了几头小猪仔。养猪对残疾人来说哪是易事?天不亮他就得拄着拐杖拌猪食,左肩挎桶绳,右手拄拐杖,一步一晃挪到猪圈;猪栏脏了,蹲久了腿麻站不起来,他就跪在地上擦,膝盖磨破沾着泥也不管。
他“能吃苦、肯琢磨”是出了名的。别人凭经验养猪,他却捧着养殖手册啃,不懂就拄着拐杖去镇兽医站问。猪生病了,他整夜守在猪圈旁喂药、量体温,比照顾自己还上心。靠着这股劲,猪越养越多,最多时存栏100多头,每年能赚不少,还评上了湘潭县“创业之星”。拿到“创业之星”奖状那天,他摩挲着红本本,第一次笑了——自意外之后,他终于觉得,自己又能“站着”活下来了。可命运又给了他沉重的一击:2008年前后,非洲猪瘟袭来,猪的死亡率增高,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看着空荡荡的猪圈,他蹲在地上,眼泪混着汗水往下掉。但这次,他没消沉太久。擦掉眼泪,他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摔得再重,也得往前挪。”
17年磨一剑,葡萄藤爬满了希望
2009年,村主任熊炼秋看到成泉的情况,带他找到了湘潭三益葡萄园傅总,免费提供了种苗,在他们的帮助下种了一亩田的维多利亚、摩尔多瓦两个葡萄品种。
从零开始的路比想象中更难。他对葡萄种植一窍不通,就成了湖南农业大学的“常客”。他经常拄着拐杖赶去长沙听教授讲课,跟着学生学剪枝、疏果,记不住就用手机录下来回家慢慢学。后来又加入了湖南省葡萄协会,不管多远的交流会,只要是能去的地方,他都拄着拐杖赶过去,同行说的“土经验”“巧办法”,被他密密麻麻地记了好几本。
他相信“好葡萄是养出来的”,坚决不用除草剂,坚持人工除草;把附近农户的稻草挑进葡萄园铺上厚厚一层,秋季沟施菜枯和豆饼,冬季枝叶粉碎还田。由于注重有机物的施入,加上每株葡萄都在细致的人工照料下生长,成熟的葡萄品质一流,成了周边乡亲口口相传的“招牌”。
白天成泉在园里忙得脚不沾地。搭葡萄架时够不着高处,就踩小板凳,一手扶架一手拧螺丝,板凳摇晃了好几次差点摔倒,他仍咬着牙把架子搭得稳稳的;疏果时得弯腰在藤蔓间钻,一天下来腰累得直不起,晚上躺床上双腿又麻又胀,他就用热毛巾敷着,翻看栽培手册。
有次下大雨,他怕葡萄藤被风吹倒,披着雨衣就冲进园里。拐杖陷在泥里拔不出,他干脆扔了拐杖,趴在泥地里扶架子。等把藤蔓都固定好,他浑身是泥,像是从水里捞出来,成泉却看着没倒的葡萄藤咧开了嘴。
17年过去了,葡萄园从最初的1亩扩到了5亩。金手指甜得挂蜜,夏黑浓郁醇厚,阳光玫瑰脆嫩多汁——每种葡萄都被他养得成了“招牌”。老乡说:“成泉种的葡萄,比别人的甜三分,那是他用汗水泡出来的。”
向阳而生:日子跟着葡萄一起甜
葡萄种得好,咋卖出去?一开始成泉推着小推车去街头摆摊。凌晨三四点钟起床摘葡萄,装在篮子里,摆放在小推车上,慢慢推到镇上路口。夏天热,葡萄怕晒,他撑着遮阳伞守在车旁,有人来问价,就笑着递试吃的:“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后来见村里年轻人玩抖音,他又活泛了:“现在人爱刷手机,我能不能把葡萄拍上网?”他学着用智能手机拍视频,一开始不会拍,手掌控不好,拍出来的画面晃得人眼晕,就把手机架在葡萄架上,对着自己修剪、采摘的日常拍。拍葡萄挂露水的样子,拍浇水的场景,晚上坐在灯下剪辑视频,刚开始不熟悉,15秒的视频要剪半个多小时。
他的抖音账号没有花哨的内容,全是葡萄园的真实片段:他拄着拐杖疏果时,汗珠滴在葡萄上;他捧着刚摘的阳光玫瑰,对着镜头说“这串甜得很”;他教大家挑葡萄,说“紫的甜得很,带白霜的新鲜”,说得认真又实在。慢慢粉丝多了,现在已有2395个,回头客也很多,不少人看了视频特意开车来采摘,还有人在线上订了让他寄过去。湘潭县助残志愿者协会也常来帮他,有时拍视频,有时联系销路,成泉总说:“多亏了大家,我的葡萄才能走得更远。”
如今他的葡萄能卖12元一斤,年产量稳定在一万斤左右,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他打算根据客户的需求引进新的葡萄品种,他最近又买了新设备,把没及时卖出的葡萄分类烘干,做成葡萄干——肉厚,甜得纯,装在玻璃瓶里看着就喜人。他还研究着做葡萄酒,想把葡萄做成系列产品。成泉的葡萄园边搭了个小棚子,供来采摘的人歇脚,棚子墙上贴着行字:“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他常说的话,也是他17年的人生写照。
夕阳西下时,阳光洒在葡萄园里,给葡萄镀上金边。成泉望着满园沉甸甸的果实,拐杖靠在身边,脸上的笑温暖又亮堂。“只要肯干,日子总会甜起来。”他伸手轻轻碰了碰一串阳光玫瑰,葡萄在风里轻轻晃,像在应他的话,也像在诉说这段葡萄架下的逆袭人生。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