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1 15:57:1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近日,宜章县人民法院针对被誉为“蛇中大熊猫”的中国特有濒危物种——莽山烙铁头蛇,发出首份栖息地保护司法建议,并与生态环境、林业、森林公安等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该物种栖息地保护与系统治理,着力构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长效机制。
(莽山烙铁头蛇,又称莽山原矛头蝮。)
莽山烙铁头蛇是蝰科蝮亚科原矛头蝮属的一种中大型管牙类毒蛇,因其头部呈三角形,形似烙铁而得名。它主要分布于湖南莽山地区,现存数量仅约500条,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级),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此次司法建议的发出,源于宜章法院在审理一起环境污染禁止令案件时的发现。法院注意到,宜章县溶家洞国有林场在推进莽山烙铁头蛇栖息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中,在保护设施建设、野外投喂保障、物种繁殖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确保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法院依法向该林场发出司法建议,明确指出问题并推动整改。目前,相关林场已根据建议内容,稳步落实多项保护措施。
责编:刘家璇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