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健康日 | 从“肝胆相照”到日常养护,中医教你科学护胆

  大众卫生报   2025-09-01 11:08:41

9月1日是全国胆囊健康日。“肝胆相照”不仅形容深厚情谊,更是中医对肝胆密切关系的精准概括。肝主疏泄,胆储胆汁,二者协同保障消化与情绪稳定。肝气不畅易波及胆腑,引发胆囊炎、胆结石等问题。借此健康节日,让我们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学习日常调理小窍门,实现“肝胆同治”。

肝胆相照:肝与胆是“最佳搭档”

肝气疏泄正常,胆才能顺利分泌排泄胆汁,助消化顺畅。若情绪压抑、饮食不节,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胆汁排泄,引发胆囊疾病;胆功能异常同样会妨碍肝的疏泄。因此护胆需调肝,治肝需利胆,二者缺一不可。

中医小妙招:护胆利肝日常秘诀

1.食疗方:厨房里的“护胆卫士”

冬瓜薏仁汤:冬瓜利水,薏仁健脾祛湿,适合口苦、苔黄腻的湿热人群,能为肝胆“减负”。

菊花决明子茶:菊花清肝明目,决明子润肠通便,常饮可泻肝火、明目降压,尤其适合用眼过多或高血压者。

玉米须茶:利胆利尿,煮水代茶饮,如同给肝胆披上“保护罩”,可预防胆结石、辅助调理轻度胆囊炎。

2.外治与护理技术:经络上的“健康魔法”

1)穴位按摩:

日月穴(乳头下第7肋间隙):胆之募穴,按揉可缓解胁肋胀痛,促进胆汁顺畅。

阳陵泉(小腿外侧腓骨前下凹陷处):胆经下合穴,疏利肝胆,改善胆囊不适。

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肝经原穴,按压可疏解郁气,舒缓情绪。

2)耳穴压豆: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肝、胆、神门等耳部反射区,每日按压3~4次,调节肝胆功能。

3)艾灸保健:温和灸肝俞、胆俞等背俞穴,每穴10~15分钟,可温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适合虚寒体质者。

情志调理: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压抑易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胆汁疏泄。应保持心情平和,通过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柔和运动调和气血,避免大怒或长期忧思。

在世界胆囊日,让我们从“肝胆相照”的中医智慧中汲取养生力量。通过食疗、外治、情志等多方面调理,织就“健康防护网”,疏肝利胆,防治疾病。从小事做起,关爱肝胆健康,用心护肝胆,健康常相伴。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感染性疾病科 护士长 詹敏


责编:许建

一审:许建 实习编辑 王卓雅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