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8-31 20:33:33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乐梧亭 罗文嘉) 8月31日清晨,在长沙市雨花区永济养老院旁边的狮子山的小道上,一位白发老人步伐稳健、精神矍铄地爬着山,她边走边背诵唐诗,或是哼唱老歌……她就是92岁的陈佳慧,一位退伍军人。尽管年过九旬,她依然保持每天学习一小时、写字、读诗、散步的习惯,她说:“人老了,总要找点寄托,我活着就要有质量地活。”
“军旅生涯,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陈佳慧出生于1933年4月,16岁参军入伍,被分配至原汉口中南军区司令部,担任机要打字员。用老式打字机一字字敲,蜡纸油印,再分发传阅。“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全是手工操作,还要严格保密。”她隶属炮兵司令部保密室,所有文件经手后须交回机要室存档——也正是在那里,她结识了丈夫肖士民。
肖士民9岁就随父亲在山东枣庄、沂水一带打游击,16岁入党,后来南下参加解放战争,任连长。“他话不多,嘴巴严,是做机要工作的料。”她语气中仍有敬佩,“他父亲母亲都是抗战的英雄,弟弟也是烈士。”
两人因工作相识、结婚,共同经历了那段光荣而艰苦的岁月。尽管陈佳慧自称“没有做出很大贡献”,其实多次她主动请缨参加艰苦地区的任务。
后来因儿子肺囊肿动大手术,陈佳慧选择转业回长沙,丈夫也放弃去沈阳高级炮校进修的机会,一同返乡。“他本来前途很好,但他认为家庭要紧。”她轻声说,“对我个人来说,军旅生涯,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陈佳慧学习诗词。高煜棋摄)
晚年生活很开心,刷视频、写诗、看球一样不落
老伴在92岁时去世,陈佳慧一度陷入悲痛,但很快决定振作起来,“我要活好,不让儿女操心。”于是,她每天早晚坚持走路,爬养老院旁的狮子山,每次走20—30分钟。“腿粗肉厚,九十几岁了还能走!”陈佳慧自豪地说。
除了运动,陈佳慧还开始写诗。“我写的大多是打油诗,写养老院发生的故事,写健康的、长寿的、鼓励人的。”
陈佳慧还有一位“诗友”——96岁的王奶奶。“她是老高中毕业生,文化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年轻时还做了很多文字工作。”陈佳慧说,她们经常在走廊相遇,然后就会互相聊聊诗词、人生,偶尔还会斗诗,“我喜欢和比我强的人交往,能学东西”。
除了写诗和学习,陈佳慧还紧跟时代潮流。“我手机玩得还可以呢!”她笑着告诉记者,她经常上网刷短视频,“自娱自乐,自己陶醉”。
当被问看些什么类型的视频时,陈佳慧眼神一亮:“我看女排、看篮球赛、看阅兵、看国家大事。”
“如今的生活离不开当年战友们的共同奋斗,也离不开国家的培养和关怀。能拥有如今的生活我很开心,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历史。今年的大阅兵,我也会拉着养老院的这群老伙计们一起观看。”陈佳慧说。
责编:高煜棋
一审:高煜棋
二审:丁鹏志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