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团队!湖南化工职院:以 “金师” 培育破局职教改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31 08:42:4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廖姗

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顺利通过团队建设项目验收。

作为深耕化工新材料职教领域、服务湖南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该团队以“党建引领、名师领衔、改革驱动”为核心,通过系统化建设,打造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实践突出的职教“金师”队伍,为湖南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铸魂 把稳职教方向

团队依托“全国党建示范高校”和“标杆院系”平台,党委书记陈超、校长隆平亲自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师德被设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年度考核、典型评选、专题活动常态化,形成浓厚师德文化。2020年以来,成员获“全国石油与化工教育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等省级以上荣誉13项;主编教材2部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省级36项;建成省级在线精品课程9门、一流核心课程2门、优质教材2部。

名师搭台 育强“金师”梯队

紧扣湖南新材料产业升级需求,团队搭建“国家—省—市—校”四级研修平台:国家级高材制造“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省级“楚怡”工坊、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及校级名师工作室,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位一体”体系。2020年至今,新增省级芙蓉名师1人、芙蓉学者2人,立项省级“楚怡”名师工作室2个,4人晋升教授、3人晋升副教授。

团队发挥“传帮带”作用,助推学校新增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团队4个、校级团队19个,形成“以强带弱、共同提升”生态。每年选派10名教师赴中车时代新材、株洲飞鹿等龙头企业实践30天以上,联合中车集团开展风电叶片现场工程师培养。现已建成宁乡高新区美妆与新材料、株洲渌口新材料、中车新材料3个特色产业学院,多名教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累计开展技术服务19项,到账经费255.8万元,授权专利9项。

改革破壁 课堂提质培优

团队以教育部模块化教学改革为指引,提出“1234”工作思路: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1个理念,聚焦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2大目标,通过“破、立、研”3大举措,在师资、课程、教学、评价4个维度发力,推动课堂革命。

课程重构引入PGSD能力分析模型,对接湖南化工新材料岗位需求,将课程划分为基础、核心、拓展三大模块,设计动态项目任务。按照“四微三测三能”理念开发数字化资源,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扎根湖南、服务产业职业观。教学实施面向在校生、企业订单班、在岗员工实行“分层教学”,采用“三阶五环”(课前激发、课中内化、课后提升三阶段,“导探练评拓”五环节)流程,并借助智慧职教云课堂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由“单向灌输”变为“立体互动”。评价创新构建“全过程、多主体、多维度”考核体系,突出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从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四维度综合评估学生;推出“活动红积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湖南本地志愿服务,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

项目负责人、学党委副书记童孟良教授表示,团队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锻造高质量“金师型”队伍,为湖南化工新材料产业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教育强国和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附:

教师司函〔2025〕19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的通知.pdf


责编:刘韵霞

一审:刘韵霞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