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财邦|172亿亏损 ,官方叫停光伏内卷

谢卓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9 21:27:01



172亿元的巨额亏损,0.6元/W的跌破成本价销售,中国光伏产业在产能过剩的泥潭中亟待拯救。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这不是普通会议,而是对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具体落实,整治光伏产业“内卷”,已被抬到决策层面。


(长沙水业集团花桥水质净化厂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好像一片蓝色海洋。徐行 摄 )


1

全行业陷入亏损


光伏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


上半年,光伏龙头企业的业绩堪称“惨烈”。通威股份净亏49.55亿元,隆基绿能亏25.69亿元,TCL中环亏42.42亿元,天合光能亏29.18亿元,晶澳科技亏25.80亿元——五大巨头合计亏损172.64亿元。


产业链价格“腰斩”。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曾发文称,0.68元/W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而今年来,光伏组件最低报价曾触及0.6元/W,可见低价竞争之激烈。


产能严重过剩是这一轮行业危机的根源。在“双碳”目标刺激下,各路资本大量涌入光伏行业,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招商力度,导致产能急剧膨胀。


多家企业在财报中发出风险预警。通威股份认为“落后产能的出清已不可避免”;隆基绿能表示“虽然行业已形成反内卷共识,但具体方案尚未出台”;天合光能警告“若产能调整速度或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


技术迭代加速与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光伏行业专利侵权现象频发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嘉禾县千家洞水库,光伏板倒影水中,与远处青山、村庄相互映衬。刘贵雄 摄 )


2

构建反内卷新生态


面对行业困境,六部门座谈会提出四项核心要求:


一是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产业项目投资管理,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二是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规范产品质量。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四是支持行业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倡导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强化技术创新引领,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切实维护行业良好发展环境。


政策驱动下,行业自救早已暗流涌动。光伏玻璃领域率先行动:6月30日,信义光能、福莱特等十大头部企业达成协议,自7月起集体减产30%。


央企采购策略也发生重要转变,通过提高技术门槛和调整评标规则,降低价格权重、提高技术评分权重,引导行业从单纯价格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型。


3

湖南路径:不追求最大,但追求最优


在湖南,光伏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根据《湖南省能源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4年底,湖南电网光伏发电装机为1873万千瓦,同比增长49.6%,全年光伏发电量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9%。


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湖南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风电叶片制造等多项技术全国领先,为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光伏之于湖南,是“双碳”战略下的千亿级希望。如何把国家层面的“规范”要求,转化为适合湖南的“定制方案”,成为关键课题。


湖南光伏产业不一定需要追求规模最大,但可以争取做到技术最精、质量最优、应用最巧。这条路或许更加艰难,但也更加可持续。


当产能泡沫挤干净、价格战玩家清场,手握技术与成本双王炸的企业,终将站上新一轮黄金期的起点。


作者 谢卓芳 谭枝


责编:谢卓芳

一审:谢卓芳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